中俄軍事合作對軍事技術發展有著深遠影響。上世紀九十年代,雙方的軍事合作既挽救了俄羅斯國內的軍工企業,也加快了中國的軍事現代化進程。但隨著中國國內建造能力的快速發展,雙方之間的合作需求逐漸減少。中俄當前的軍事合作缺乏根本的互信。中國希望獲得更先進的武器裝備,而俄軍工企業已不需要依靠中國生存,轉而擔心技術洩露。例如,中國希望能夠購買S-400防空系統,但俄方則表示最早到2017年才會出口該系統;屆時俄羅斯將會部署S-500新一代防空系統。不過,中俄軍事合作的機會仍然不少。中國對蘇-35戰機使用的117S渦扇發動機、伊爾-476運輸機和S-400防空系統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而中國的航空發動機又對中國有著很大程度的依賴。因此,如果兩國的重大軍事合作項目能夠落實,每年的軍售交易應該能夠超過20億美元。
解放軍各兵種與軍工產業的聯繫很少被研究到,但前者對後者的發展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1998年以前,由於體制和技術能力問題,軍隊的作戰需求對軍工產業的發展影響較小。1998年開始進行的改革讓軍隊在武器裝備發展方面有了更大的發言權,軍隊軍事理論和作戰需求對軍工產業的影響越來越大。例如,因為“梟龍”性能難以滿足作戰需求,空軍抵制裝備戰機的要求。J-20和J-31隱形戰機的發展似乎遇到一些問題,定型和服役時間難以確定。最近,有關購買蘇-35戰機的報道也表明,空軍擔心J-20和J-31的性能和量產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