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殲-15艦載機在遼寧艦上進行起降飛行訓練。 |
中評社北京4月27日電/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號這艘中國海軍的主力戰艦將再一次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有外媒分析,中國對外開放“遼寧”號的基地,打破了此前外界關於“‘遼寧’號服役後可能出問題”的傳言,也展示出中國海軍繼續推進航母工程的信心。
“中國工程師擁有尖端技術”
今晚報綜合報道,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指出,在“遼寧”號服役前,有些外國專家一直認為,中國難以成功修復這艘蘇聯時代的航母。他們認為,即使“遼寧”號加人中國海軍服役,也一定會“問題不斷”。該航母於上世紀80年代開建,採用標準較高的模塊化設計。
即使中國工程師通過圖紙了解其內部設施,但如果建造材料運用不當,那麼修復的航母在滿載裝備和人員的情況下,可能重心不穩,部分船體甚至可能扭曲變形。
俄羅斯《軍事平等》稱,當初許多美國和俄羅斯軍工專家都認為,沒有美國或俄羅斯的技術支持,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自主建造航母,即使修復一艘遭廢棄的航母也不可能。因為那種大規模作業需要極為複雜的技術和龐大的試驗論證體系。
報道指出,中國對外開放“遼寧”號的駐泊基地,證明這艘航母服役後並未出現任何問題,這也說明中國建造大型作戰艦艇的能力超出外界的預期。
報道揣測,解放軍的工程師已經擁有了尖端的航母研發及建造技術,包括計算機模擬實驗和輔助設計技術。由此,他們不僅成功還原了“瓦良格”號的內部結構,還用不同質地的材料模擬修復該航母,在確保艦體重心平衡的情況下選用合適的材料。在模擬改裝取得成功後,解放軍才著手改裝“瓦良格”號,最終成功推出了“遼寧”號。
報道指出,中國改裝“遼寧”號比俄羅斯為印度改裝“戈爾什科夫”號要成功得多。後者只對航母的內部結構進行了非常有限的改動,而且採用產自俄羅斯的航母專用特種鋼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