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軍裝甲旅換裝全新96坦克八面威風。 |
中評社北京5月27日電/戰車轟鳴,槍聲陣陣。5月中旬,沈陽軍區某裝甲旅實彈射擊演練在某山林地打響。坦克二連駕駛員任寶柱駕駛坦克進入目標射擊區不久,一側操縱杆突然失靈。但他沒有停止戰鬥,而是憑借過硬技術,僅用一側操縱杆控制左右轉向,配合其他乘員成功殲“敵”,圓滿完成射擊任務。
解放軍報報道,“向××地前進射擊!”上午10時,125車駕駛員任寶柱接到命令,迅速駕車發起衝擊。為選擇有利戰鬥地形,任寶柱在通過搓板路時,巧妙地拉動操縱杆修正方向,戰車快速向前機動。
“全車注意!”坦克進入目標射擊區,任寶柱正準備向左行駛時,卻突然發現操縱杆失靈。此時,目標已經出現。炮長正轉動炮塔,瞄准鎖定。
戰機不可延誤。情急之下,任寶柱果斷利用坦克反轉向原理,對戰車實施左右轉向操控,配合其他乘員完成戰鬥任務。
“平時不多練幾手,戰時就要吃大虧!”考核現場,該旅旅長張開創說,以往坦克射擊中出現卡彈、不擊發等故障險情,官兵大都當即向上級報告,中斷射擊進程。這既淡化了官兵戰鬥意識,也不利於提高戰場臨機處置能力。
“戰場隨機應變,才能絕地逢生。”為此,該旅黨委要求官兵除按規程操作武器裝備外,還要按照實戰要求,最大限度地自行解決戰場上易出現的險情,提高官兵戰場臨機處置能力。
編餘小議
錘煉戰場臨機處置能力
常言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不管平時準備有多麼充分,戰場上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根據戰場情況臨機處置。尤其是在發現即摧毀的信息化戰場,官兵如果沒有戰場隨機處置能力,必然要付出巨大代價。
當然,戰場臨機處置不是不講科學的蠻幹,而是在對戰場態勢準確把握、對敵情我情精准判斷的基礎上,對戰技術的靈活運用。駕駛員任寶柱臨機處置坦克操縱杆失靈事件啟示我們:走上信息化戰場,既需要指揮員高超指揮藝術,更需要戰鬥員過硬臨機處置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戰場上打勝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