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6日,中共中央組織部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在浙江大學宣布中共中央的任免決定,林建華擔任浙江大學校長。 |
中評社香港6月28日電/美國《僑報》6月28日載文《大學校長任命聽誰的?》,摘要如下:
校長一職已經空缺4個多月的浙江大學近日成為輿論焦點,先是浙大校友會發表聯合聲明,公開表達對新一任校長任命的訴求及期望;接著又傳出反對“原北大副校長、現重慶大學校長林建華出任浙大校長”的公開信。隨著中國教育部的一紙任令,林建華最終在輿論熱議之中走馬上任。
這場在大陸罕見的對行政職務表達訴求的事件,被視為中國教育史上的濃重一筆。反對林建華的群體中,海外浙大校友成為最獨特的一部分,浙大在北美、法國等地校友會負責人22日以長微博形式發表聯合聲明,希望上級部門能夠委派具備5項素質的新校長。其中對新校長的5點訴求,主要集中在對學術的造詣之上。
這種沒有針對具體個人、立場溫和的“聯合聲明”,是對現行大學校長行政任命制的介入。其意義就在於,它打破了傳統官方任命、輿論私議的局面,以溫和的姿態占據話語權,使得誰都不能視而不見。
誠然,海外校友、華人訴求是因為母校是他們的名片,是聲名羽毛。但他們的訴求,卻又恰恰是中國現行高等教育體制的爭議所在。
長久以來,中國大學的校長都由官方直接進行任命,校長當官一流,搞學術末流的情況並不稀奇,也屢被詬病。放眼世界,中國大學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這其中,大學校長中堪稱大師級的人物少之又少。民國時期蔡元培、梅貽琦、竺可楨、張伯苓,無不都是德高望重、名傳千古的大師。相比較如今的大學校長,又有幾人能達到前人的高度?這就如著名的錢學森之問一樣,讓人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