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產第一款大型反潛巡邏機千呼萬喚始出來,我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五個能研製生產大型常規起降反潛巡邏機的國家。全球主力大型反潛巡邏機性能對比當前,世界主要的現役大型反潛巡邏機包括美國P-3C“獵戶座”和P-8A“海神”、日本的P-1反潛機、法國“大西洋”ATLZ、英國HS-801“獵迷”、蘇聯的圖-142和伊爾-38,以及我國新研製成功的“高新6號”。其中一些飛機的時間發展跨度長達50年,但是技術基礎都較為類似。美國的P-3C是生產和服役規模最大的反潛機,而伊爾-38則是生產規模僅次幹P-3C的機型。這兩種都和“高新6號”一樣是基於4發中型運輸機平台研製,其相似度大於其他飛機。
大型反潛機的使用方法是由其所承擔的任務決定的,而它的任務又取決於我國海軍的需要,因此在分析我軍大型陸基反潛巡邏機的任務之前,有必要先把我國海軍承擔的的任務和面對的作戰環境分析清楚。分析我國海軍的任務有兩個基本出發點,那就是保護經濟發展和維護國家安全:從保護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海軍需要發展遠洋護航和海外兵力投送能力﹔從維護國家安全的角度講,需要提供可靠的海基核反擊能力、增強近海海域控制能力、發展遠洋打擊能力。執行這些任務的基本手段則包括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航母戰鬥群、兩棲攻擊戰鬥群、岸基航空兵、巡邏艦艇等。
簡單的說,我國海軍在2010-2020年間的主要任務可以大體分成以下幾個方面:1、保護己方戰略彈道導彈核潛艇,確保我國海基戰略核反擊力量的威懾能力﹔2、增強對第一島鏈內海域的控制能力,制止敵人從這一海域對我國發動的攻擊﹔3、獲取並增強遠洋戰役打擊和兵力投送能力,牽制其他國家兵力部署與調動,增強我國軍事博弈實力﹔4、支持海警海監等部門維護我國海上權益﹔5、搜集積累相關海域、相關地區的各種資料,為今後的發展打下基礎。
在己方潛艇、水下監聽系統發出潛艇活動早期預警後,隻有反潛機能夠迅速趕到發現海域,水面艦艇則往往要等待幾個小時才能抵達,即使對方潛艇以5節速度航行都能跑出幾十海裡,如果不能在對方前出/返航航道上攔截則根本沒有再次發現的希望。大型陸基反潛機可以依靠其續航時間長、攜帶探測器材多的優勢在趕到目標發現海域後迅速展開搜索活動,對方潛艇聽到聲納浮標入水的聲音後首先會判斷雙方的距離,如果可能被聲納浮標發現就隻能關機坐底,等待反潛機離開﹔即使潛艇選擇慢速逃跑,它的轉移速度也會保持在3節左右的最低航速,以便降低自己的噪音水平。假定水下監聽系統的某個海底聲納在5海裡距離上發現敵潛艇,反潛機在15分鐘後接到前往目標海域搜索的命令,此時距離該海域300千米,以日本海自P-3C反潛機的速度可以在發現目標後40分鐘內趕到,5節速度機動的目標活動範圍不過4海裡。被動聲納浮標對低速狀態下潛艇的探測距離假定為5海裡,按照1.5倍作用距離的間隔投放,那麼理論上隻需要4枚浮標就足以覆蓋潛艇可能存在的區域。美軍現在使用的SH-60B反潛直升機在一次常規的反潛作業中,一般使用1個水文資料浮標、8個被動探向浮標和3個主動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