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31日電/就在人們把精力高度集中在最近反傾銷、反補貼等國際貿易摩擦時,新的安全壁壘警鐘再次敲響。據澳大利亞媒體消息,英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等國情報機構可能已在內部禁止使用聯想PC。
其實,這不是新聞,只是公開了一個秘密。長期以來,新興經濟體國家在信息產業方面發展迅速,競爭力已經超過一些發達國家的同類企業。按照國際慣例和世貿組織原則,發達國家可以採取適度方式保護本國產業,但現實情況是,不少國家濫用缺乏公正性和說服力的“安全”作為借口,高築貿易壁壘。由於“安全壁壘”的存在,聯想等中國電子產品,從來沒有進入主要英語國家信息部門政府採購市場。
雖然英美的這一禁令對中國企業的市場影響不大,但對未來的負面影響怎麼聯想都不過分。聯想已成為全球最大的PC廠商,也是海外拓展走在最前沿的中國企業。對聯想技術非專業的猜測、妖魔化宣傳和“有罪討論”,以及對聯想產品的限制,不可等閑視之。而且類似的困擾不僅發生在PC產業,2012年美國發布一份報告無端指責華為和中興威脅國家安全後,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隨後拆除了中國產的網絡設備。
更何況,美國等國家這幾年對中國企業的不公平待遇越來越明顯。它們一面表示捍衛自由貿易原則,一面卻直接制定法案排斥中國商品。今年初,美國國會通過的《2013財年綜合繼續撥款法案》中就包含限制美部分政府部門購買中國企業生產的信息技術系統,以及禁止美政府將撥款用於頒發商業衛星對華出口許可證等內容。這一撥款法案將使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在美國市場遭遇重重障礙。美國這項法案首先違背了世界貿易組織制定的《政府採購協議》。該協議雖然允許成員出於保護產業安全的需要採取針對供應商的限制條件,但只能針對具體的、存在安全威脅的企業。而美國的這項法案針對所有的中國企業,明顯違反了WTO的非歧視與公平貿易原則,是對中國企業和產品的歧視。
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多次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對中國信息技術產品的進口,用歧視性措施刁難中國相關企業,傷害中美經貿合作,為其他行業和其他國家樹立了反面榜樣。美國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優勢有目共睹,而中國出口的信息技術產品多是標準化設備,在核心技術仍被美國等發達國家控制的前提下,指責中國產品危害了美國的國家信息安全,顯然缺乏公信力。別國遲早也要依據此例對美國產品實行對等措施,因為僅美國人自曝家醜的證據就足以證明,美國的不少通信產品、系統和服務,此刻正在危害他國安全。
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可以從經濟開始。相互合作是共贏的基礎,而如果陷入貿易戰,對雙方的損失都是不可估量的。美國這些年在電子、通信、光伏等領域都出手壓制中國企業,但中國企業的競爭力並未下降,美國也沒在這些領域快速躍進。中美在信息技術產品的國際分工上本就具有互補性,應當回歸理性與合作,避免雙輸。
(消息來源:《環球時報》,作者系民盟中央經濟委員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