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12日電/亞洲正在吹起強勁的大洋海軍夢。中國、日本和印度這三個綜合實力最強的亞洲大國都在努力實現自己的大洋海軍夢想。中國“遼寧”號航母入役後,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形成戰鬥力前的各項試驗;日本用二戰期間的艦名為自己的第二艘“准航母”命名;而印度首艘自行製造的航母12日下水。
海外網發表中國社科院全球戰略院《南亞研究》編輯部主任葉海林文章指出,在二戰後的半個多世紀裡,以現代航母為標誌的大洋艦隊曾是西方世界的專有資產。而如今,大洋海軍這個三百年來大國地位的象徵正日漸成為亞洲各海洋大國的新標誌。
文章指出,亞洲大國競逐自己的大洋海軍夢,各有戰略和戰術理由。或是為了確保自己的遠海交通線,或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範圍,或是為了處理與鄰國的主權爭端時更有底氣。動機有差異,但也有共同之處,其中之一便是所有亞洲大國都把建立現代化大洋海軍視作提高國家威望的重要手段之一。甚至一些根本沒有條件也沒有資格建立現代海軍的小國,如菲律賓,也試圖用別人半賣半送的二手貨充充門面,在一個側面證明了亞洲的海軍已經狂熱到了何種地步。
在無人承認卻也無人否認的亞洲海軍競賽中,很多人都忘記了兩個重要教訓。一是韓國教訓。上世紀90年代起,處於技術民族主義興奮狀態下的韓國,對本國原本弱小的海岸海軍進行大規模的改造,打造出以“世宗大王”號為標誌的韓版大洋艦隊。然而,韓國海軍面臨的最根本任務卻始終沒有任何改變,即確保作為半島國家的韓國的海岸線安全。在這一方面,少量大型驅逐艦的作用其實還不如大量小型護衛艦及導彈艇。儘管對於“天安艦”沉沒的原因目前仍有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韓國海軍的大規模造艦計劃並未能更好地起到保衛這個國家狹長海岸線的作用。
而對於中日印這三個本來就具有在遠海爭奪制海權能力的大國來說,用韓國海軍的經驗教訓來提供借鑒也許並不十分恰當,這三個國家應對當年德國海軍戰略的教訓進行更加慎重的評估和研究。
文章稱,一戰前,德國大規模擴充海軍,意欲和當時主宰大洋的英國海軍一較短長。某種程度上,正是這一雄心勃勃的戰略需要為一戰的爆發負責。德國海軍短時間的實力爆棚,支付的是國家戰略整體出現偏差的沉重代價。這一教訓,對於任何把海軍作為國家實力象徵的工業大國來說,都是十分深刻而必須牢記的。
歸根結底,海軍作為國家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是執行國家戰略的工具,本身不能也不應該成為國家戰略所追求的目標。海軍的規模必須與國家的海洋戰略相適應。
文章指出,以此衡量當前亞洲大國的大洋海軍夢,必須看到不是每一個國家的夢想及其為夢想所付出的努力都是合理且必要的。比如,某個把印度洋視作自己內湖的國家,以此為目標進行的大洋艦隊建造計劃,以及某個把太平洋看成是聯合世界海洋霸主來遏制新興國家崛起的戰場的老牌海洋大國,是不是真與本國的國家戰略和國家利益相適應?這不是船舶工程師能夠回答的問題,卻是政治家一定要思考的問題。
在歷史上,追求不切實際的夢想所遭致的失敗,其實並不少於面對挑戰準備不充分所蒙受的挫折。只不過,人們通常只記住後一個教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