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23日電/“只有經歷過當年那段動蕩的人,才真正明白保住國家和個人有尊嚴的生活有多麼難得,只要一不小心就會重蹈覆轍。”一名俄羅斯老新聞工作者8月19日接受採訪時發出這樣的感慨。今年8月19日是蘇聯解體22周年紀念日。俄羅斯已經從蘇聯解體之初的極度困境中緩過來並重新邁向繁榮,俄媒體和民調機構對當年那段歲月的議論和民調仍然層出不窮。對於當年的歲月,絕大多數俄羅斯人認可“誰想恢復過去的蘇聯,誰就沒有頭腦”,而如今俄民眾議論最多的,是當年是否有更好路徑實現社會轉型。中國一名俄羅斯問題學者對記者說,無論在哪個國家,沒有人會選擇走動蕩的道路去實現民主。當年蘇聯解體前後幾年出現的動蕩是各種因素綜合造成的,是由於改革錯過了最好的時機,超越了社會的忍耐力。當年這個超級大國的動蕩歲月表明社會轉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種不斷修正、不斷調整的過程,要適應時代的變化和民眾的需求,而且還要把握好節奏。
官方低調,民間分裂
據《環球時報》報道,8月19日,是俄羅斯官方似乎有意無意遺忘的日子。今年的8月19日,俄官方照例沒有舉行任何紀念活動,領導人也未發表講話。唯一的波瀾出現在聖彼得堡。當天,俄右翼反對黨聯盟“俄羅斯共和黨——人民自由黨”在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宮前的廣場舉行了小規模集會活動。之所以選擇這個地點,是因為1991年“8.19”事件期間,馬林斯基宮作為聖彼得堡最高權力機構所在地,成為對抗“緊急狀態委員會”的大本營。集會者將8月19日稱為“公民勇氣日”,在他們看來,正是成千上萬民眾走上街頭對抗“緊急狀態委員會”,使得“政變”圖謀沒有得逞,是“民眾自己決定了自己的命運”。然而,活動組織者的“醉翁之意”並不在於紀念和反思當年,而是試圖呼籲如今民眾也走上街頭,從而再次“決定自己的命運”。不過,這種政治訴求顯然不可能得到俄當局的歡迎,在民眾中支持者也寥寥無幾,活動僅有30餘人參加,前後只持續了一個小時就匆匆收場。
這樣的插曲恰恰體現俄羅斯人面對那段歷史時的複雜心態。俄歷年來的民意調查都明白無誤地顯示,俄民眾在這個問題上存在意見分裂。8月19日,俄列瓦達中心公布了一系列民意調查結果。俄新網19日引述列瓦達中心的民調結果稱,對於當年這一引發蘇聯崩潰和解體的事件,39%認為這是國家最高層領導的權力鬥爭;33%的人認為,這是悲劇性事件,隨後造成整個國家動蕩,給國家帶來了災難性後果;也有13%的人認為,這一事件是民主的勝利;還有15%的人未作答。在回答“當時誰是正確的一方”時,11%認為是葉利欽和民主派,10%認為是“緊急狀態委員會”,但絕大多數俄受訪者認為兩者的方向都是錯誤的,57%的人對前兩者給予否認的答案,22%未作答。而在回答“8.19後國家是否走上正確道路”時,25%認為是,44%認為不是,31%未作答。
俄新網在報道這個民調時,特別強調了一個有意思的“年齡鴻溝”:55%年齡超過55歲者認為,國家走了錯誤的道路;而年齡低於25歲的人中有29%認為是“民主的勝利”。
有俄學者稱,對這段歷史,人們的判斷不會有標準答案,它完全取決於判斷者的利益位置。一名在莫斯科經營古董店的商人謝爾蓋在接受採訪時回答得簡單明了:“對那些生活變得更好的人,當然值得;對那些生活變差的人,自然不值得。對我來說,蘇聯解體讓我失去了穩定的工作和福利,但也迫使我自找門路。蘇聯時期國家只給官員和特權階層分配郊外小別墅,但上個月我自己花錢買了一套。”
用動蕩換新生到底值不值
對於蘇聯的最後幾年和解體後的最初幾年的動蕩歲月,俄羅斯人一般都不願意對人提及,特別是對記者這樣的外人。當年那段國家分裂和十幾年經濟停滯甚至倒退的動蕩歷史為俄羅斯到底換來了什麼?用一個超級大國的分裂、十載動蕩蹉跎換取一個國家的民主與新生是否值得?對這些問題,多數俄羅斯人的心態仍舊複雜,不少當地朋友回答記者這個問題時都引述俄總統普京在2000年初任總統時說過的一句話:“誰不為蘇聯解體而惋惜,誰就沒有良心;誰想恢復過去的蘇聯,誰就沒有頭腦。”
“當年的動蕩歲月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麼?”當記者向一名在高校任教的俄羅斯中年朋友提出這個問題,他不願表達有傾向性的立場,而是半開玩笑地說了一句:“《天鵝湖》。”1991年8月19日,“緊急狀態委員會”在電視上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後,所有電視台停止節目播出,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播放芭蕾舞劇《天鵝湖》,那悲傷的旋律伴隨著對國家、民族、個人命運的思考,22年後仍令不少俄羅斯人記憶猶新。
俄羅斯人似乎並不願過於糾結“值與不值”的問題,而是用他們擅長的與生俱來的韌性來承受一切。在經歷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國家分裂、經濟休克、社會混亂,兩次車臣戰爭更讓國家元氣大傷,俄羅斯人還是憑借自己的堅韌盼得雲開霧散。但這是否意味著這些傷痛是值得的?在回答這一問題時,一個俄羅斯青年反問記者:“蘇聯犧牲了2700萬人口,換來了二戰的勝利和超級大國地位,值不值得?”
確實,儘管西方對俄在人權民主方面仍然不斷進行指責,但即使反對派也承認,當前俄社會的民主自由程度確實比以前要高得多。當然,在俄羅斯國內,隨著自由觀念深入人心,抱怨的聲音也在增多。一個參加反政府集會的青年人向記者稱,“過去我們不敢批評政府,現在我們敢了,但現在又有誰在聽我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