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國的戰略優勢和短板
記者:目前我國綜合國力處在什麼位置?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們有哪些戰略優勢?
姜魯鳴:評估綜合國力有不同的方法。據美國“蘭德公司”對 2012年世界主要國家綜合國力的評估,中國綜合國力位居世界第5位。據中國社科院的《國際形勢黃皮書2010》對11個國家綜合國力進行的評估,中國排名第7位。這從一個側面證明,我們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有主要五個戰略優勢。
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優勢、理論體系優勢、制度優勢以及黨的領導優勢。二是中華民族具有提升綜合國力的強烈願望和社會心理。經歷近代中國的屈辱、磨難和新中國奮發向上的建設發展,中華民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增強綜合國力對於國家、民族和每個人的深刻含義。三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成果為我國綜合國力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四是工業化、城鎮化前景為綜合國力發展提供了巨大潛力和持久動力。按近10多年來中國城鎮化率平均速度估算,未來城鎮化建設至少還可以支撐中國發展30年。五是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資本充裕和國內穩定奠定了綜合國力發展的基礎性條件。
記者:的確如此,但民族復興畢竟是一個艱巨而漫長的過程。現階段我國的戰略短板是什麼?原因何在?
姜魯鳴:我感覺,主要有五個戰略短板。一是資源總量與人均占有量極不均衡,資源和環境約束趨緊。我國經濟和資源總量巨大,但人均占有量極低,土地面積人均不足1公頃,為世界水平的1/3,人均礦產資源占有居世界80位,耕地面積人均占有不足0.1公頃。與此同時,轉變發展方式成效還不顯著,這又加劇了戰略性資源能源的供需矛盾,以及經濟開發與生態環境可承受性的矛盾。二是經濟與社會發展極不平衡,社會矛盾突出。以收入分配來說,我們的基尼系數是持續走高的,已超過國際警戒線的0.4,2013年仍在0.473的高位。對中國來說,確實有個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問題。三是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質量不高、技術創新能力較弱。現在中國只是一個經濟總量的大國,還不是經濟實力的大國,肌肉和力量都有待強化。其中最薄弱之處在於自主創新能力弱,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問題長期困擾著我們。四是文化力、戰略運籌能力等軟實力較弱。這些年,我國很重視軟實力建設,但軟實力“太軟”的問題仍很突出。目前我國每年引進圖書上萬種,占國內圖書市場交易額的10%到15%,輸出圖書卻只有千餘種,還不到世界圖書交易份額的0.3%。五是軍隊現代化水平與國家安全需求和世界先進軍事水平相比差距還很大。面對新使命新要求,我們還不完全具有相應的軍事能力。面對日趨複雜的國家安全需求,面對信息化的現代戰爭,面對我們的主要戰略對手,我國軍事力量建設依然任重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