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穩增長”已成中國當務之急 |
中評社香港11月22日電/中國經濟的減速趨勢進一步明顯。國家統計局11月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0月固定資產投資額的增長率創下約13年來的最低水平。中國政府提出的7.5%的經濟增長目標似乎顯得有些困難。但中國似乎並未表露出焦慮。因為不少觀點認為現在的狀況是中國經濟將上新台階的“新常態”。
《日本經濟新聞》11月20日載文《》,文章說,“風險確實有,但沒有那麼可怕。中國經濟的強韌性是防範風險的最有力支撐。我們創新宏觀調控的思路和方式,以目前確定的戰略和所擁有的政策儲備,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11月9日,在亞太經合組織(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演講的習近平主席非常自信地一掃國內外對中國經濟的擔憂。
習近平在演講中提出的“新常態”主要有3個特點,一是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二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第三產業消費需求逐步成為主體,城鄉區域差距逐步縮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發展成果惠及更廣大民衆。三是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關於降至5年來最低水平的2014年第3季度的增長率,習近平指出“今年前三個季度,中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8.5%,超過了投資。服務業增加值占比46.7%,繼續超過第二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速分別為12.3%和11.1%,明顯高於工業平均增速。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6%。這些數據顯示中國經濟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質量更好、結構更優”。
而最近疲軟的經濟指標似乎顯示出轉型期的艱難。國家統計局發布的10月份的主要經濟指標均低於9月。固定資產投資額的增長率創下約13年來的最低水平,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降至約5年來和約8年半來的最低水平。
如果在胡錦濤執政時期,一定會出台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以應對經濟減速。但是,提出“新常態”的習近平領導層則不一樣。其原因在於中國的新領導層意識到一味追求高增長帶來了環境破壞和供給過剩等“成長的苦惱”。但問題是中國是否具有承受經濟減速壓力的實力。
在湖南省郊外,上海的民營資源開發企業創興資源開發在7月底關停了2010年投入運轉的鐵礦石開采子公司神龍礦業。據該公司表示“鐵礦石價格出現下跌,銷售價格低於生產成本,13年虧損額膨脹至上一年的2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