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儘管經濟減速,但中國許多消費者依然樂於購物。圖為上海蔻馳專賣店前排長隊等候購物的顧客。 |
中評社香港2月12日電/即便是理智的中國問題觀察者們也感到擔憂。中國經濟是否將硬著陸?中國政府是否會如2008年底那樣出手幹預以刺激經濟?
加拿大《金融郵報》2月8日載文《中國的“新常態”仍然是驚人的》,文章說,人們向往過去,那時中國在年初設定國內生產總值(GDP)目標只是為了看到實際GDP在年末遠遠超過官方數字。他們想念大宗商品超級周期,這是本世紀第一個十年的大部分時間所具備的特點,當時中國顯示出對席卷世界其他國家所能够生產的無論是能源還是資源的渴望。
但讓我們正確地看待事情。
首先,規模很重要。中國2015年的GDP增速的確是其過去25年裡最緩慢的。然而,其總值仍比2014年大幅增加7100億美元——相當於澳大利亞整個經濟的50%。相比之下,當中國經濟在2007年增速達到頂峰時,其GDP增加額不到5000億美元。因此,收獲就是中國在2015年增速為6.9%的時候所產生的財富比其在2007年增速達到14.2%的時候所產生的財富多得多。
其次,質量很重要。盡管2015年中國的出口大幅下滑,其進口顯著減少,但其總體經濟結構正在向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在中國GDP增速最快的那些年,當時就有中國領導人稱,這是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且不可持續的表現。中國現在正在糾正這些問題。
據報道,具有如此規模的經濟體進行結構改革會帶來痛苦、不確定,甚至是混亂,正如我們最近在中國股市中所見到的那樣。但現在的中國正尋求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中高速增長階段;從重視規模和速度的粗放式發展模式轉向重視質量與效率的更加集約式的發展模式;從由更多投資及生產驅動轉向由創新驅動;以及從向世界其他國家出口更多商品轉向擴大國內消費。
中國目前擁有全世界最龐大的中產階級。其服務領域占其經濟的50%還多并且在迅速擴大。盡管存在短期波動,但中國經濟調整在中期和長期是符合世界最佳利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