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7日電/“想著索契的美麗風景,我已迫不及待要與弗拉基米爾舉行去年11月後的首次會面。我很高興今天見到你。”5月6日,當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南部城市索契舉行會談時,大概是自信於與普京已建立起良好的私人關係,安倍在開場白中直呼普京的名字並以“你”相稱——儘管普京對他仍使用“您”的尊稱,並禮貌地稱他為“尊敬的首相先生”。
這是安倍再度擔任首相以來與普京的第13次會面。說實話,其發展對俄關係的熱情姿態,無論放在戰後70餘年日俄關係的縱軸上,還是放在烏克蘭危機背景下西方對俄立場的橫軸上,都相當惹眼。
對安倍的“熱情”有很多種版本的解釋。譬如,他想推動解決日俄領土問題以名垂青史;譬如,他要為今年夏天的參議院選舉做外交公關;再譬如,他幻想借助俄羅斯的力量來遏制中國……
想法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安倍這艘對俄的“友誼小船”不管劃得多用心、多賣力,都擺脫不了套在小船上那根美國的“纜繩”。
從今年2月份坊間盛傳安倍訪俄消息時算起,“美國因素”就在發揮作用。且不說日本媒體的種種爆料,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也透露,先前美國強硬要求安倍不要去,但後來一位“華盛頓代表”表態說“如果只和俄羅斯方面進行一次聯絡,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由此為安倍訪俄放了行。
如是看來,去還是不去,歸根結底,安倍還是要等美國點頭。至於就日俄關係兩大議題——解決領土爭端和開展經濟合作——安倍有何作為,恐怕也要時時受美國人的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