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上自衛隊將“出雲”號定為直升機驅逐艦,但是各國海軍的直升機驅逐艦通常排水量不過數千噸,搭載直升機數量不過兩三架。而“出雲”號滿載排水量達到27000噸,擁有248米長的直通甲板,可起降9架直升機,加上甲板下機庫的空間,共計可搭載14架直升機。
顯然,“出雲”號並非普通的驅逐艦,它已經超過日本憲法禁止的用於發動戰爭的艦船的界限,是一艘具有攻擊能力的“准航母”。其實,自衛隊也完全清楚這一點,這也體現在艦名上。在舊日本海軍,驅逐艦都是以“風”、“雨”、“雪”、“月”等漢字來命名的,而只有最強一級的主力艦才有資格使用日本古國名(日本古代曾劃分有諸多古國)命名,例如“大和”、“武藏”、“信濃”(分別取自大和國、武藏國、信濃國)等。海上自衛隊在艦名體系上繼承了這一做法。出雲是日本曾經的古國之一,大致位於今天本州島西部的島根縣一帶。自衛隊用古國名為“出雲”號命名,說明自衛隊並不將“出雲”號當做普通的驅逐艦來看待。
■日本“軍國夢”心不死
事實上,“出雲”號是日本第二艘以“出雲”命名的軍艦。第一艘“出雲”號(いずも)完工於1900年,由英國為日本海軍建造。該艦為排水量近萬噸的裝甲巡洋艦,回國服役後不久即參加日俄戰爭,在蔚山海戰中參與擊沉俄羅斯巡洋艦“留里克”號,並參加了日俄戰爭中決定性的對馬海戰(日本海大海戰)。進入上世紀30年代後,逐漸老舊的“出雲”號退出一線主力艦行列,作為“海防艦”轉而用於中國方向。1937年7月,“出雲”號成為日本侵華的第三艦隊旗艦。在淞滬戰役期間,“出雲”號一直是日本海軍進攻上海的主要艦艇之一。1943年,該艦轉為訓練艦,後於1945年被美國飛機炸沉。
將一艘曾參加過對俄、對華戰爭的老艦艦名賦予新艦,不知蘊含著何種含義。而更巧的是,“出雲”號的下水日期是2013年8月6日。這一天,原本是廣島原子彈轟炸68周年紀念日。雖然日本官方稱在廣島核轟炸紀念日舉行軍艦下水儀式純屬巧合,但外界觀察人士並不如此認為,而且該軍艦以二戰時期的侵華旗艦命名,更是昭示了日本日益膨脹的軍事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