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5日電/4月23日,人民海軍剛剛迎來成立68周年紀念日。回顧海軍成長歷程,在航母、核潛艇等大國重器捷報頻傳之際,海軍主戰裝備也在成建制更新換代。
人民網消息:軍事專家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加強了海軍裝備的研製工作,現在的收獲是厚積薄發的結果。
近年來,中國海軍先後入列一大批新型艦艇、飛機、雷彈,基本形成二代為主體、三代為骨幹的主戰裝備體系。從2014年3月21日起,昆明艦、合肥艦、西寧艦等新型導彈驅逐艦陸續入列,增強了水面戰鬥艦艇編隊的區域防空和對海打擊能力;從2013年1月31日起,長春艦、鄭州艦、西安艦等新型導彈驅逐艦先後服役,因其出色的區域防空和超視距打擊能力,被軍迷網友譽為“中華神盾”;還有艦載戰鬥機批量交付,新型戰鬥機整建制改裝,預警機、艦載直升機家庭再添新成員。這一系列的海軍裝備建設發展,令國人振奮。
尹卓表示,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加強了海軍裝備的研製工作。現在所謂軍艦以“下餃子式”速度增長,是因為研製制工作進入了豐收期,這是厚積薄發的結果。
尹卓還指出,海軍裝備的發展秉承“研製一代、預研一代、使用一代”的原則,現在在裝備領域投入越多,今後的收獲就越多。一般來說,海軍一款合格的武器裝備的研製需要經過15-20年左右的時間,周期漫長,所以必須進行長遠規劃。
大量新型武器裝備的服役,會給協同作戰帶來困難嗎? 曹衛東表示,我們未來面對的是信息化條件下的戰爭,需要形成體系作戰能力。現在的武器裝備看起來數量較多,實際上正是信息化和體系化發展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