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需求側來看,2018年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根本動力來自內需。 |
中評社北京1月27日電/國家統計局2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繼續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其中,全年經濟增速為6.6%,實現了6.5%左右的預期發展目標,經濟總量更是邁上90萬億元新台階,再創新高。這是一份來之不易的經濟運行成績單。
中國網發表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德勇文章表示,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經濟總量上新台階。2018年中國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增速在世界前五大經濟體中居首位,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0%,繼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而且,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邁上90萬億元新台階,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
文章分析,從需求側來看,2018年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根本動力來自內需。消費作為經濟增長主動力的作用進一步得到鞏固。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達76.2%,比上年提高18.6個百分點,高於資本形成總額43.8個百分點。投資增長緩中趨穩,對拉動經濟增長起到重要作用。全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5.9%,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5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增長8.7%,比上年加快2.7個百分點,有利於增強市場信心;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投資比上年分別增長16.1%和11.1%,有利於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積極作用。
經濟穩中有進,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在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的同時,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實現增長動力轉換,中國經濟扎實走在高質量發展大道上。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鋼鐵、煤炭年度去產能任務提前完成,去杠杆、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取得新進展。除需求結構持續優化外,產業結構持續升級,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2.2%,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9.7%,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服務業發揮了“穩定器”的作用。從工業內部結構看,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1.7%和8.9%,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5.5和2.7個百分點,新產業、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成長,推動我國產業加快邁向中高端。
民生改善實打實,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升。就業是最大的民生。2018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61萬人,比上年多增10萬人,連續6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完成全年目標的123.7%;全年各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4.8%-5.1%之間,實現了低於5.5%的預期目標。經濟保持中高速,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老百姓的“錢袋子”進一步鼓起來。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快於人均GDP增速,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其中,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於城鎮,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69,比上年縮小0.02。
貿易總量創新高,全方位開放開新局。2018年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達30.5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9.7%;貿易總量首次超過30萬億元,達到新的歷史高點,有望繼續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其中,進口增長12.9%,出口增長7.1%,進口增速加快,有助於各國企業分享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紅利。在規模上升的同時,質量效益進一步提高,主要體現在進出口更均衡、區域發展更協調、產品結構更優化等方面。
2018年中國經濟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同時也需要看到,在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尤其是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經濟面臨下行壓力。
文章指出,儘管2019年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可能會更加複雜嚴峻,國內的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但中國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的基本面不會有根本性改變。中國發展仍處在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擁有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擁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體系和不斷增強的科技創新能力,擁有潛力巨大的消費市場,擁有豐富的宏觀調控工具和經驗,經濟發展韌性足。因此,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宏觀政策要強化逆周期調節、結構性政策要強化體制機制建設、社會政策要強化兜底保障的功能,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2019年中國經濟將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從而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