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非傳統安全的連鎖效應分析
——以新冠疫情後中國與利益相關國家傳導鏈條為視角
http://www.CRNTT.com   2020-08-08 00:11:26


要有力地應對全球安全風險挑戰,有賴於世界各國的實際行動。
  中評社╱題:非傳統安全的連鎖效應分析——以新冠疫情後中國與利益相關國家傳導鏈條為視角 作者:張屹(北京),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

  在全球化與“逆全球化”並存的當今時代,人類面臨著複雜多樣的生存風險與安全威脅。始於2019年末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各國忙於應對,卻疏於打破意識形態界限和超越地緣政治分歧來實現全球治理、勠力同心地共同抗疫,呈現出碎片化的應對模式。這在中美關係、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係表現明顯。非傳統安全問題跨越國界,各國或是通過完善的內部體系獨自消化,或是被倒逼進入全球治理體系參與跨國協作,都無法迴避非傳統安全通過傳導鏈條帶來的全球衝擊。

  引言

  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威脅交織蔓延,全球治理步履維艱,現行國際秩序受到損傷,讓我們深刻領會到了什麼叫“亂象叢生”。要有力地應對全球安全風險挑戰,有賴於世界各國的實際行動;有賴於大國主動承擔國際責任和義務,管控彼此之間的分歧,聚焦合作,而不是脫鉤、對抗。人類命運共同體,靠的是各國攜手共建,衹有共商、共建、共享,才能實現天下大治。

  非傳統安全的內涵,對我們具有重要的啟示。在全球化與“逆全球化”並存的當今時代,人類面臨複雜多變的生存風險與安全威脅。越來越多地陷入傳統安全困境與非傳統安全威脅凸顯帶來的“本體性不安全”與“生存性焦慮”。人類物質匱乏時期,需要追求“物質文明”;普遍稀缺資源時期,同時需要建設和提升“安全文明”來支撐和保障自己的命運。①2019年末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球各國忙於應對,卻疏於打破意識形態界限和超越地緣政治分歧來實現全球治理、勠力同心地共同抗疫,呈現出碎片化的應對模式。這在中美關係、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係表現明顯。

  一、中美“疫情外交”凸顯非傳統安全困境

  全球疫情持續蔓延之際,美國政客為獲取政治紅利竭力針對中國抗疫行動大做文章。然而眾多對華持中立態度的美國學者呼籲當局應審視自身公共衛生政策失當,與中國攜手抗疫。美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全球健康政策項目研究員史蒂芬·莫里森,阿斯彭研究所研究員大衛·吉布森,大西洋理事會特聘研究員、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湯瑪斯·柏塞特,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詹姆斯·佩特庫奇斯等人共同呼籲,利用疫情打壓中國對美並無益處。美不應糾結疫情爆發初期中國政府的反應速度以及是否及時向國際組織報告病例,美應審視自身醫療體系短板以應對疫情。應看到中國目前所做努力是卓有成效的,中國社會正團結一心應對疫情。美應正確意識到不能一直抓住負面消息打壓中國,這樣的做法對美無太多意義,至少在國際輿論鬥爭中,美不應做“出頭鳥”。中國經濟所受衝擊可能導致全球經濟的瓦解,若不能有效控制共同面對的疫情,將導致全球生產鏈斷裂及經濟放緩。

  美國方面聲稱在2020年3月開始啟動對華輸送醫療專家、防護裝備、資金。這些對華援助不僅來自美政府,更多地來自社會團體和私有企業,對其應予肯定和鼓勵。柏塞特妄稱,作為美國“對手”的中國,急需接受美伸出的橄欖枝來保住“顏面”。可事實上中國並未收到來自美國政府的任何援助。餘音繞梁之際,疫情態勢即反轉,美國內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攀升至全球首位,中國方面向美國提供了巨量的防疫物資。

  1.美醫療體系碎片化折射政治制度短板

  美疾控中心與各州政府及當地醫療機構共同應對在美疫情。包括美在內,越來越多的國家在本地社區發現聚集性疫情,而非從中國擴散而來。美國民眾深感信息不對稱,同時傾向於事後再採取應急措施,而不願事先防控。儘管美疾控中心CDC早已發佈文件指導防疫措施,美醫療機構與公共衛生部門仍難以調動起來進入“備戰”狀態。在對流行病防控的資源投入上,政策循環往復,未能準確運用醫療資源快速應對。

  美醫療體系長期修修補補,正如美政策體系缺少一慣性,醫療體系缺乏一個權力中樞系統來協調各職能部門應對突發事件。如果大批美民眾需接受治療,不得不依靠私營醫院、社區醫院和州立醫院來提供床位。國家急需一個由聯邦政府與疾控中心共同作為治理中樞的醫療系統。很多國家都存在政策統籌協調問題,美尤其突出。

  美面對疫情爆發尚無疫苗或有效治療措施來應對。疫苗的研發,即便最樂觀地估計,也需要一年時間來取得突破。常規的疫苗研發一般需要五至八年的時間。

  2.美抗擊疫情需要與中國合作

  中美合作抗疫以貿易爭端的緩和或推遲為前提。作為近期談判成果的第一階段貿易協定,有效擱置了關稅升級帶來的威脅。這樣的成果對於國際社會合作抗疫以及非常時期制定經濟政策必不可少。

  旅行禁令可以暫時收效,但長期封鎖中國對美是不現實的。美所需個人防護裝備如口罩、防護服、醫用手套都從中國進口。若對中國船隻禁運,美醫療物資將發生短缺,這對於本國抗疫十分不利。美醫療設備、核心藥物也都是中國生產,封鎖中國物資出口對美後果嚴重。完全隔離中國幾無可能,衹有尊重科學、尊重專家才是對美民眾負責,政治偏見毫不可取。

  國家安全利益是分析中美安全關係的重要視角。中美兩國面對深刻變化的國際地區安全形勢與結構性矛盾不斷凸顯的相互關係,雙方在國家安全利益的認定上均出現了相應調整。②

  二、從治理能力到執政合法性看公共衛生安全

  1.共和黨政府抗疫不力自身難保,公眾信心亟待建立

  美民主黨人批評共和黨政府控制疫情不力,即便是作為保守派智庫的美國企業研究所研究員詹姆斯·佩特庫奇斯,也認為目前疫情給美國社會帶來的潛在影響或將危及特朗普政府連任。對於美當局,維持公眾信心至關重要。如果病毒持續蔓延,公眾信心將演化成國家安全事件。迫於此,美政府與公共衛生機構正客觀如實報導防控措施和未知風險。  

  若美疫情持續蔓延,公眾最終將依賴於各州政府和當地醫療機構的權威來獲取信息,別無選擇地去“信任”他們。信息不對稱與密切接觸者的恐慌問題是國際社會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不同國家與國際組織都面對不同的“聽眾”來發佈有針對性的抗疫信息,應採取不同策略分別回應。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應對密切接觸人群和醫療工作者進行鎖定,有必要對移民和邊檢信息進行完善,對受影響的國內居民發佈周邊確診人員信息。

  2.大選年信任危機被疫情放大

  受疫情影響,華爾街各大銀行大幅壓低上半年經濟增長預期。在疫情影響下,消費需求與供應鏈的斷層共同導致市場恐慌。摩根公司對美第二季度GDP增速預期降至1.75%。面對持續擴散的疫情,全球都將遭遇經濟衰退,美無法倖免。

  選舉年的經濟衰退對於任何政府都將是致命打擊。避免經濟衰退則是競選連任的關鍵。特朗普政府自欺欺人,將競選置於疫情人命之上。他本人發推特稱,股市看來依然走勢向好。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拉里·庫德羅也對媒體妄稱,經濟依然穩定,風險指數較低。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經濟學教授羅傑·法莫則揭示,美股市下跌所預兆的前景比放緩的經濟增速更令人擔憂。目前金融市場的惡化是疫情蔓延導致,若疏於補救,將會對消費者信心指數產生影響,並波及現任共和黨政府的執政穩定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