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7日電/據大公報評論,美歐比任何時候都難以跳脫自設的矛盾困境,尤其在對華關係方面。而近期聲稱中國和全球經濟脫鈎,就是美歐潑污中國的偽命題。
1月15日,《美國之音》發表署名文章,再提中國與全球經濟脫鈎的老話題。其得出的結論是,歐亞國家和中國脫鈎的步子不大,但“越來越多的國家出於供應鏈和國家安全的擔憂,正在加大企業逐步遠離中國市場的步伐”云云。其論似是而非。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進出口規模達6.05萬億美元,以人民幣計,2021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39.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4%。中國穩固了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的地位,而且與主要貿易夥伴進出口均實現穩定增長,前五大貿易夥伴依次為東盟、歐盟、美國、日本和韓國。此外,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23.6%,比整體增速高2.2個百分點。而且,中國還繼續舉辦服貿會,給疫情時代的全球貿易提供助力。《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已經生效,中國還要加入全面進步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中國和全球經濟更為緊密,何來脫鈎之說?
中國與全球經濟更緊密
全球資本也對中國市場維持“熱度”。國際投資研究公司普瑞奇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國際風險資本投資者在2021年對中國初創企業的投資創下了新高,總共向中國5000多家初創企業的投資高達1290億美元。高盛首席執行官所羅門強調:“鑒於中國在世界經濟上的重要地位,如果不參與,你就不是高盛。”“但我們從10年、20年、30年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而不是未來幾年。”
若講脫鈎,也是美國要和中國脫鈎,而非中國和全球脫鈎。2020、2021兩年的貿易數據看,美國對華脫鈎已成反噬。東盟和歐盟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中國的第一二大貿易夥伴。美國對華貿易戰導致美國通脹高企。儘管如此,美國依然離不開中國製造。
所謂脫鈎,始於特朗普時期的對華貿易戰叠加科技戰,最後變成政治宣示的對華全面脫鈎。拜登時代沒有改變美國對華的關稅政策,卻將更多中國科技企業納入“實體清單”,而且限制中國企業在美上市,加速對華經濟脫鈎力度。拜登也在打造排除中國的供應鏈,以擺脫對華依賴,然而事實卻極其糟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