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能源寒冬中,德國與​法國抱團取暖
http://www.CRNTT.com   2022-10-16 16:32:20


  中評社北京10月16日電/​網評:能源寒冬中,德國與​法國抱團取暖

  來源:新京報 作者:陳奕凱

  俄羅斯近期提議,如果歐洲同意,可通過“北溪2號”尚存的一條天然氣管道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然而,德國“果斷”拒絕了這項提議。德國已提前兩周完成了95%天然氣儲存率目標,但德國能源監管機構負責人稱,大幅削減能源消費仍是必要的。

  與德國相鄰的法國近期遭遇了“油荒”和“電荒”,法德兩國簽訂了一項天然氣換電力的協議,以共度能源危機。在這場歐洲能源危機中,贏家或是挪威和美國能源企業,兩國能源企業預期今年利潤暴漲,被指間接發了“戰爭財”。

  德國機構呼籲:削減至少20%能源消費

  當地時間10月1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的一場能源論壇上提議,通過尚存的“北溪2號”管道向歐洲供應天然氣。“現在決定權在歐洲那邊,如果他們願意,我們就打開閥門。”普京說。

  “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從俄羅斯經由波羅的海海底通往德國。9月26日,“北溪1號”管道和“北溪2號”管道遭遇不明原因的海底爆炸,導致“北溪1號”的兩條管道均受損,完全失去輸氣能力,“北溪2號”一條管道受損,另一條管道尚且完好。

  根據“北溪2號”的設計規格,其單條管道的最大輸氣量就等於整個“北溪1號”管道的輸氣量(550億立方米/年)。這意味著,若閥門全開,這單條管道只需半個月內就可以充滿德國全部天然氣儲存設施(23.3億立方米)。<nextpage>

  對能源緊張的德國,這似乎是一個好提議。但若接受這項提議,德國須收回自己提出的制裁。在俄烏衝突初期,作為對俄制裁的內容之一,德國聯邦總理朔爾茨宣布凍結“北溪2號”項目的認證程序。

  在德國政府10月12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就普京的提議向德國政府發言人克裡斯蒂安·霍夫曼(Christiane Hoffmann)提問,德國是否排除使用“北溪2號”的可能性?霍夫曼回答,是。他還稱,如果俄羅斯想要輸送天然氣,就通過“北溪1號”送氣,因為德國對“北溪1號”沒有制裁。

  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總裁阿列克謝·米勒(Alexei Miller)表示,修複“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至少耗時一年。米勒還說,沒人能够保證,以目前的天然氣儲存水平,歐洲可以平安度過這個冬天。

  據德國之聲報道,目前德國天然氣儲氣量已達最大容量的95%,提前完成德國政府此前提出的11月之前儲氣率達95%的目標。官員稱,德國已經准備好應對這個冬天了,前提是節約用氣。<nextpage>

  路透社的報道則稱,即便德國天然氣儲存設施全部裝滿,也只是略高於德國2021年天然氣消耗量的五分之一。德國能源監管機構稱,為了避免冬季出現天然氣短缺的緊急狀況,大幅節約能源是必要的。該機構負責人克勞斯·穆勒(Klaus Mueller)10月初表示,德國家庭和企業需要削減至少20%的能源消費。

  “預計德國今年冬季的能源價格將高出天際。”美國國家公共電台(NPR)稱,尤其德國工業將受能源價格衝擊,該國經濟支柱堪憂。

  德國調查機構InfoCenter和保險公司R+V Versicherung每年舉行一次德國人的“十大恐懼”調查,今年的調查報告顯示,“生活成本危機”位居“十大恐懼”之首。

  上述調查的負責人Grischa Brower-Rabinowitsch稱,德國人通常習慣於應對挑戰,而不是瞎擔憂,但今年的情形變了。“德國人的總體焦慮指數達到四年來的最高,對經濟狀況的擔憂程度創下新高,‘十大恐懼’前五位都和經濟有關。”

  “能源團結”:天然氣換電力

  10月13日,天然氣開始通過法國與德國交界處附近的Obergailbach管道連接點,這是史上首次法國向德國輸送天然氣。法國天然氣網絡運營商GRTgaz在當日的聲明中表示,“法國與鄰居德國團結一致。”德國能源監管機構負責人穆勒回複說,“法國的天然氣有助於德國能源供應安全。”

  GRTgaz稱,每日輸送可發電31千兆瓦時的天然氣,相當於法國每日天然氣進口量的約3%。據能源行業媒體報道,Obergailbach連接點是法德兩國之間唯一的天然氣官網連接點,其設計初衷是用於德國向法國送氣,經過改造,才實現法國向德國送氣。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法德兩國9月達成的一項“能源團結”協議,法國向德國輸送天然氣,換取德國向法國輸送電力。這項協議讓法、德在能源危機的寒冬中抱團取暖。<nextpage>

  法國近期遭遇了“油荒”,該國石油工人罷工,封鎖多個儲油設施和煉油廠,導致全國三分之一加油站燃油短缺。據歐洲新聞台報道,領導罷工的法國全國總工會(CGT)在10月14日拒絕企業的7%漲薪方案,堅持要求漲薪10%,罷工繼續,“油荒”持續。

  法國還出現了罕見的電力危機。國際能源署的資料顯示,法國是電力淨出口國、世界第二大核電生產國,該國擁有56座核電反應堆,核電占全國總發電量的70%。

  從今年6月起,法國約一半核反應堆被迫關閉。據《紐約時報》報道,法國核電業遭遇一系列問題,設備老化、冷卻系統出現裂紋、氣候變化等因素影響了反應堆的正常運行,核電發電量降至30年來最低水平。

  “德國需要我們的天然氣,而我們需要歐洲其他國家生產的電力,尤其是德國。”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表示。

  德國尚有多餘的電力。據路透社報道,德國已通過了一項立法,將以石油和煤炭為能源的火力發電廠重新納入該國的能源結構,以彌補天然氣不足的情況。德國還保留本國三座核電站中的兩座,作為電力供應的緊急儲備。這一做法將推遲德國的無核化目標。

  誰能扮演歐洲天然氣救星?這是歐洲媒體近期頻繁討論的話題之一。擁有西歐最大天然氣田的荷蘭表示拒絕。荷蘭政府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除非出現緊急情況,不會增加格羅寧根天然氣田開采量。“這是非常危險的,且當地人非常討厭這個主意。”礦業國務秘書漢斯·維吉布裡夫(Hans Vijlbrief)9月初說,由於格羅寧根天然氣田的地質特殊性,該油田開采存在引發地震的風險。<nextpage>

  挪威被許多人視作歐洲天然氣的希望。在俄烏衝突爆發前,挪威就是歐盟第二大天然氣來源,供應歐盟約20%的天然氣,僅次於俄羅斯。俄烏衝突之後,挪威進一步提高天然氣產量。能源研究公司Rystad Energy的數據顯示,在提高產量後,預計今年挪威向歐盟輸送近900億立方米天然氣,占歐盟需求的近25%。

  “在歐洲能源危機中,挪威既被說成是救星,也被說是惡棍。”《華盛頓郵報》稱,歐盟國家指望挪威的能源來度過冬季,同時也指責挪威在能源危機中牟取暴利。挪威預計今年將從石油行業獲取約1090億美元的收入,比2021年增加820億美元。

  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基指責挪威間接發了“戰爭財”,稱挪威應該把利潤分給烏克蘭。受到類似指責的還有美國能源公司。馬克龍近日呼籲,美國和挪威應該以更低的價格向歐洲和亞洲出售天然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