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機起飛。 |
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隆冬時節,西北大漠。西部戰區空軍某基地所屬無人機團的一架無人機結束訓練準備返航時,突然接到上級“前出查證不明空情”命令。數百公里外的地面站,飛行員和保障人員按照預案迅速進入方艙,接管無人機操控,並將實時畫面傳回上級指揮所。這一幕訓戰快速轉換的場景,讓正在該團採訪的記者感受到濃濃的戰味。
該團領導告訴記者,作為新質作戰力量,他們充分發揮無人機在空時間長、飛行油耗低、通聯能力強等特點,不斷提高人裝結合效能,著力將機型優勢轉化為勝戰優勢。
保障方艙內,記者見到剛結束飛行訓練的該團大隊長馬龍。今年是他改飛無人機的第十年。為實現從“能飛”到“能戰”的跨越,十年來,他和戰友操控無人機飛越沙漠戈壁、雪山海島,為打造“臨機召喚,召喚即打擊”的“大漠天鷹”一路換羽高飛。在一次次跨戰區、跨軍種的聯演聯訓中,他和戰友感到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以往,我們只在演習初期執行一些偵察任務。如今,無人機往往最早起飛、最晚降落,在高強度對抗中擔負越來越重的任務。”
那次與某特戰旅進行聯合演練,該團無人機盤旋高空,將信息數據傳遞到地面單兵數字終端,幫助滲透作戰的特戰隊員規劃路線、實時預警,並隨時準備提供空中火力支援。
與航空兵某旅開展協同突防突擊演練時,該團無人機先期投入戰場標定目標位置,提高偵察效率。友軍戰機發射制導彈藥快速返航後,無人機抵近評估毀傷效果,並對殘餘目標進行補充打擊。
在多兵種立體攻防演練時,該團無人機組成空中突擊隊,以最小代價探明“敵”防禦漏洞、消耗“敵”防空火力,精準打擊高價值目標……
面對演訓場上取得的一次次進步,這支新質作戰力量的官兵沒有絲毫自滿。記者在該團“軍情研究室”看到,參謀長正在研究如何通過與友鄰單位密切協同,提高鏈路抗干擾能力。“要以新質作戰力量‘點’的突破,帶動整個作戰體系打贏能力的提高。”他告訴記者,未來戰場,無人作戰力量祗有在體系支撐下才能釋放最大作戰效能。為此,他們將無人機納入基地常態化體系訓練,在與異型機及地面部隊對抗演練中錘煉實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