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伊始,俄軍試圖依靠以營級戰術群為核心的多域聯合作戰行動達成作戰目的,但面對擁有北約作戰保障體系賦能的烏軍,俄軍營級戰術群作戰自持力不強、保障力不足等弱點相繼暴露。此外,俄軍聯合作戰能力有限,在烏東陸戰場,受多重因素影響,俄各軍種、各部隊無法進行高效聯合。
據報導,為理順陸戰場作戰指揮關係,俄軍計劃重建以陸軍為核心的聯合作戰體制,使部隊在戰術戰役層面實現戰場指揮權的高度統一,從而通過發揮俄軍傳統大兵團作戰優勢取得戰場主動權。一是推動旅改師進程。旅機動靈活,但編制員額較小、力量有限,無法有效應對持久高強度消耗戰。俄軍有意恢復師團制,除打算將7個摩步旅擴編為摩步師並新組建3個摩步師外,空降兵也將增加2個空降突擊師編制,同時還計劃在現有海軍陸戰旅基礎上組建5個海軍陸戰師。二是為各集團軍配屬空天軍作戰力量。俄烏衝突中,俄空天軍出動架次過少、精確打擊效果欠佳、與陸軍協同程度有限。為此,俄準備給每個集團軍配屬1個混成航空兵師和1個陸航旅,確保實施空地一體作戰。三是優化西部戰略方向兵力部署。為應對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後可能出現的新威脅,俄軍計劃新建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兩個新軍區,西部軍區可能專門應對烏克蘭方向威脅。
轉變思路大幅增加軍隊員額
近年來,俄軍推進的“新面貌”軍事改革,核心是將大戰動員型軍隊轉變為常備機動型軍隊,以精幹常備部隊打贏未來局部戰爭和武裝衝突。為此,俄通過裁軍將軍隊員額壓減至約100萬。但俄國土面積1700多萬平方千米,橫跨11個時區,百萬常備部隊勉強能夠執行國土機動防禦和境外駐軍任務,加之面對北約東擴壓力、高加索地區動蕩、美亞太盟友領土聲索等現實安全威脅,俄軍兵力不足問題不斷凸顯。
在俄烏衝突中,俄軍難以同時在多個方向上完成作戰任務。實踐表明,精幹型軍隊難以滿足高強度對抗消耗戰需求,俄軍遂採取一系列措施大幅擴充軍隊員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