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4日電/據澎湃新聞報導,3月21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突訪烏克蘭首都基輔,與該國總統澤連斯基舉行了會談。可以說,這次訪問儘管來得突然,但也在意料之中。與其說突訪烏克蘭是岸田政府外交戰略的主動布局,毋寧說是其在內外壓力下的“被動性”選擇。
第一,突訪烏克蘭主要是為日本主持召開G7首腦峰會做好政治服務。應該說,岸田文雄突訪烏克蘭,“被動性”因素要多於“主動性”動機,最為重要的是岸田首相急需一個“合理性”身份。毋庸置疑,俄烏衝突及烏克蘭問題將成為此次G7首腦峰會的主要議題之一,且討論的政治風向業已基本明確,即“挺烏批俄”無疑將成為此次討論的主基調。鑒於此,作為輪值主席國的日本,就需要在這一問題上具有充分的發言權和政治影響力。然而,作為今年的輪值主席國,在此之前,岸田是G7成員國中唯一未到訪烏克蘭、並與澤連斯基當面會晤的領導人。因此於情於理,這讓岸田文雄及其領導的日本政府頗感尷尬。與此同時,日本國內政治保守勢力也在不斷借助這一話題對岸田政府進行打壓,迫使其不得不選擇在G7峰會召開之前“被動性”地去一次烏克蘭,並在基輔這個大劇場表演一段“外交秀”。
第二,岸田訪烏過程中夾帶“私貨”,多次強調日本的戰略目標與政治設想。較為明顯的地方就有兩處,其一是強調核問題,其二是凸顯日本與北約的合作。
如前所述,作為今年G7峰會的輪值主席國,岸田政府早已將主持召開此次會議視為今年外交工作的第一要務,並且更希望充分利用好輪值主席國的特殊政治身份,為其外交戰略及具體政策的布局與展開提供便利條件。為此,岸田政府也已對此次G7峰會的地點設置、議程設計、議題討論及參會成員等方面做了“精心”設計,意圖將日本的若干戰略“小目標”融入G7峰會議程之中,甚至是體現在最終的共同聲明中。如將此次峰會的舉辦地設在廣島。廣島實際是岸田文雄的故鄉,這樣的地點選擇無疑明確反映出岸田文雄本人的政治意圖,也有助於其穩固自己的政治地盤。另一方面,因廣島在二戰中曾遭受到過原子彈的創傷,且至今很多歷史遺跡仍矗立在公眾的視野範圍內,故岸田政府希望借助這段慘痛歷史做文章,將“無核化”理念設想放入此次G7首腦峰會議程中。
此次突訪烏克蘭,日方又巧妙地在聯合聲明中提到了“戰後77年未使用核武器”的敏感表述,顯然是為了凸顯日本的特殊政治身份,也是借此告知各個G7成員國,討論“無核化”問題非常重要,希望各方能予以重視及同意。
另一方面,此次突訪烏克蘭,岸田首相高調宣布“日本將通過北約的基金提供3000萬美元,以幫助烏克蘭購買非致命性裝備”。應該說,與其他G7成員國或日本之前已經宣布的對烏援助金額相比,3000萬美元並不是一個大數目,也未必能對烏克蘭產生什麼實質性影響,但值得關注的是,這一援助的實施路徑值得推敲。對於岸田政府而言,此次援助無疑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名義上是希望對烏克蘭進行人道主義援助,但實質上卻是想與北約這一軍事合作組織加強聯繫與合作,為日本的“軍事走出去”及未來在東亞地區的安全戰略框架設計作戰略性鋪墊,對此應給予一定的關注。
此外,岸田還充分利用了輪值主席國的特殊身份,邀請澤連斯基總統以網絡連線的方式出席將在5月舉行的G7廣島峰會,後者也欣然接受了邀請。這樣一來,參加此次G7峰會的外圍受邀方進一步擴大,這也為G7擴大政治聲勢創造了條件,為日本擴大政治主導力與影響力提供重要要素。
綜上所述,對於日本和岸田文雄政府而言,首相突訪烏克蘭是一道“必答題”,但其也摻雜了部分“附加題”的成分在內。毋庸置疑,岸田政府希望通過此次訪問及接下來主持召開G7首腦峰會的機會,穩固自身的政治基礎與執政地位,同時帶領日本更近距離地觸碰戰後“政治大國”的戰略夢想。
(陳友駿,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