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京新宿街頭一隅。(中評社) |
中評社台北5月12日電/疫情趨緩解封後,台灣人紛紛啟動海外旅遊,其中日本是許多民眾的首選國家,不過有人發現,來台灣旅遊的日本遊客卻不多;對此,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無奈表示“日本人沒有錢了”,造成經濟低迷的原因有3個,包括少子高齡化、平均主義及產業空洞化;他呼籲台灣參考,“當作前車之鑒”。
矢板明夫在臉書發文指出,和30年前比起來,日本上班族平均年收入和退休金沒有提高,反而降了不少;但是消費稅漲了3倍,各種社會保險翻了2倍,物價也漲不少。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矢板明夫表示,這幾年回日本,都會有一個感想,就是“日本人沒有錢了”。最近有些朋友問他,疫情過去以後,很多台灣人都去日本,為什麼來台灣的日本客人卻不多?“其實道理也是一樣的,日圓貶值,日本人的荷包縮水了。”
矢板明夫認為,日本經濟之所以低迷,主要有3個原因:少子高齡化、平均主義和產業空洞化。他說,“少子高齡化”是台灣、韓國、香港等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的課題,但日本來得最早,少子化使創造價值的人越來越少;高齡化使民眾的消費需求越來越低。
“平均主義”是日本的重要傳統價值觀,矢板明夫表示,當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方向明確、處於趕超階段的時候,平均主義可以提高社會凝聚力、鼓舞士氣;但是當經濟發展處於停滯期的時候,平均主義會讓大家都不願意承擔風險、難以出現技術創新。
至於“產業空洞化”,矢板明夫認為,最大的原因還是大陸,30年前日本企業爭先恐後投資大陸,使日本的資金、技術、人才嚴重外流,很多產業一旦流出,就很難回來。
矢板明夫坦言,“日本經濟的各種問題,其實或多或少在台灣也會看到。也許台灣能夠參考,當作前車之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