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5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在北京賓大沃頓中國中心正在展出的“中國建造:現代建築百年對話”展覽中,一塊長達15英尺的展板引人矚目。該中心執行主任何育萍介紹說,展板上的照片,是1918年至1941年的23年間,就讀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築學專業的23名中國畢業生。他們當中唯一的女性是林徽因。
展覽由賓夕法尼亞大學韋茨曼設計學院(前身是林徽因就讀的美術學院)副教授林中傑、東南大學教授童明、同濟大學教授李翔寧花費1年時間共同策劃。展覽首站在賓夕法尼亞大學開幕。參觀展覽時,韋茨曼設計學院院長弗裡茨·斯坦納萌生了為林徽因補發學位的想法。
林徽因和梁思成1924年秋入讀賓夕法尼亞大學,計劃進入建築系。然而,由於課程有為男性模特寫生的美術課和教授現場施工技術的建造課等,當時的賓大建築系不招收女生,美術學院是林徽因當時唯一的選擇。
林徽因以頑強的毅力,用了不到3年時間,不但讀完必修的美術學院課程,同時修讀了所有建築設計課,學習了設計理論、繪畫和建築史,還擔任了建築設計課程的助教。她的學業表現優於多數男生,在她的成績單上,多門課程獲得“卓越”(Distinguished)等級的評分。當年的美術學院院長在給她的推薦信中寫道:“林徽因在學業追求上極度認真,成績優異。她每年學習的科目數量比一般學生多。由於成績好、功底深,她被選為兼職的學生指導教師。”
“當時她沒有被授予學位的原因很清楚,就是她的女性身份。這是歷史遺留錯誤,是時候糾正它了。”弗裡茨·斯坦納說。
為已去世的畢業生追授學位,整個賓大鮮有先例。林中傑介紹,整個過程需要一系列嚴格繁復的評估和批覆手續。韋茨曼設計學院根據學校相關法規一步步摸索,由學院院長組織幾位相關教授、建築檔案館館長、媒體主管、發展部主管等一道,整理出一份38頁的申請文件,包括林徽因生平、貢獻、在校成績單等,並找出3位優秀畢業生:與她同年級的梁思成、童寯,和比她早兩屆的、日後被譽為“建築界詩哲”的路易斯·康的成績單,與林徽因的作對比,證明了林徽因成績優秀。再加上一篇研究論文作佐證。這份沉甸甸的申請獲得學校原則上批准後,學院與林徽因後人聯絡溝通,得到她們的大力支持。
今年夏天,林徽因的外孫女於葵作為家屬代表應邀前往美國賓大,與校方座談交流。“整個過程中,能感受到學校教師和管理部門對追授林徽因建築學位一事高度認可並充滿熱情,這令我們非常感佩!”回到北京後,於葵即向母親梁再冰介紹了她的賓大之行。
聽聞賓大擬為林徽因頒發建築學位證書,林徽因的女兒梁再冰表示驚喜。“母親百年之後能夠獲頒學位,這讓我想起她當年選擇這個專業的勇敢與堅定。”梁再冰說,“母親少年伊始就立志成為建築師,她與父親梁思成一起愛上並選擇了建築學專業,從此一生忠於自己的選擇,為此不怕困難、不惜犧牲。母親用自己的一生證明了她是一位出色的建築學家。即使是在戰爭中最艱難的歲月,我也聽到臥病在床的母親一遍又一遍地對父親梁思成說‘不要放棄我們的研究!’”
日前,韋茨曼設計學院官網宣布,將於2024年5月18日舉行的學院畢業典禮上,向在該校就讀過的中國著名建築學家林徽因頒發遲到的建築學學士學位。
“我們相信,以林徽因為榜樣,會為學校打開一扇女性全面進入建築系學習的大門。”賓大檔案館長惠特克說,“林徽因在追求自己的藝術理想時勇敢無畏,她積極與世界交流的態度值得尊重。”
斯坦納表示:“我們今天做這些,不僅是為了紀念這位傑出的女性建築師先驅,銘記她百年前的奮鬥與成就,更是鼓勵今天的學子,傳承前輩追求理想和關注公共事務的可貴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