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新一輪競爭,企業家需真正“懂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23-11-20 08:13:09


  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電/本周是全球10月份宏觀經濟數據的發布周,中美歐三大經濟體的數據密集披露,有助於國際金融市場就2024年的資產布局進一步捋順思路。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6%,比上月加快2.1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07%。消費數據的強勁體現中國經濟復甦順利,越來越多的國際投資機構開始明確表示,要積極主動布局人民幣資產。畢竟,中國是世界唯一在2023年如預期增長、且結構健康的主要經濟體,美國和歐元區則依然處於超高利率政策的經濟壓抑預期的陰影中。

  健康的經濟結構不能依靠大規模政府舉債來維持,這是當前中美兩大經濟體最大的區別,也是為什麼中國10月份宏觀數據中的消費數據格外重要。從大的宏觀周期角度看,全球經濟都處於疫情後的復甦周期,各國政府都有十足的動機和理由擴大政府債務,用以刺激投資和消費、刺激股市,更可以“拉攏”普通民眾贏得民意和爭取選票。但是,這種債務擴張並非是免費的,短期的經濟繁榮需要子孫後代吃苦還債,因此,任何負責任的政府都應該審慎舉債。

  自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以來,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擴張顯然是不審慎的。這也就是為什麼面對貌似繁榮的美國經濟,越來越多的金融市場交易員開始懷疑美國政府最終會賴賬,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開始呼籲“去美元化”。因為一旦美國政府出現債務違約,那麼二戰後的國際金融貨幣體系必將面臨崩潰。這種擔憂是迫在眉睫的。2023年財年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利息支出將達8790億美元,超過其GDP的3%。雪上加霜的是,由於美聯儲連續加息,未來幾年美國的國債結構將從低利率迅速轉向高利率,2024年美國僅國債利息支出就將突破萬億美元,如果要加上慣性擴張的政府財政赤字發債規模,美國政府想靠稅收來還債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中國則處於完全不同的節奏中。相比於美國,疫情並沒有讓中國政府的債務規模顯著擴大。雖然市場上不乏“鼓噪”中國政府也學美國“比爛”發債印鈔的聲音,但是中國經濟的周期結構並不適宜政府部門的金融“再加杠杆”。其大背景是中國經歷了房地產“野蠻生長”的周期,特別是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後的應對,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房地產周期、積累了金融風險。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房地產市場過熱的抑制,我們經歷了可謂艱辛的過程。2023年的房地產投資預計萎縮大約10%,房地產上下游產業鏈,如建築業、家電業、金融業也多多少少面臨一定的困境。

  疾風知勁草。中央政府扛住了房地產周期的下行壓力,面對舉債態度審慎,讓中國經濟的順利復甦顯得更屬可貴,而10月份宏觀數據中的消費數據格外亮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6%、前10個月同比增長6.9%,如果再考慮到極低的通貨膨脹率,可以說中國老百姓的民生福利提升明顯、經濟的韌性和彈性如今已經得到充分展現。這樣的宏觀數據充分證明了中國廣域群體的消費擴張,同時也說明縱深發展的消費下沉、市場下沉的大趨勢依然強勁。這得益於過去10年來對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的持續投資,以及更加廣泛的對縣域經濟的持續重視。

從金融投資角度,消費下沉和市場下沉帶來的市場機遇,與房地產“增量資產貨幣化”的周期不同。所謂“得縣域者得天下”,在中國成功的企業需要靠深耕基層市場、靠深諳不同地域特徵、靠中國特色品牌來競爭,而非簡單地依靠資本擴張來擴大規模。說白了,在新一輪商業競爭中,企業家要真“懂中國”、理解中國文化。這種市場新格局,已經在疫情中初顯端倪,越來越多的中國區域品牌開始走向全國,其品牌內涵也從最初對國外知名品牌的簡單模仿,開始融入更多中國元素,其連鎖經營也越來越本土化、多元化,同時更加重視互聯網新技術在營銷和管理中的應用。這種發展變化,也在推動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許維鴻(甬興證券副總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