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7日電/美國抱守冷戰思維處心積慮推進其“印太戰略”。今年以來,美軍以“肩並肩”“盾牌”等系列軍演為名,持續向菲律賓軍事基地前推部署武器系統,並借機加強與菲軍事捆綁。分析人士認為,美製造分裂,煽動對抗,強化與菲“勾連”,對地區安全格局構成嚴重衝擊。
“快放快收”,企圖實現兵力動態運用
近年來,美國認為主要競爭對手不斷上升的軍事實力特別是“反進入/區域拒止”能力,正加速削弱自身傳統軍事優勢。為此,美提出“一體化威懾”戰略,不斷強化印太地區軍事力量預置,企圖依托盟伴前沿軍事基地,實現“出入自由、動態聚優”的兵力運用。
檢驗新型部隊戰鬥能力。當前,美國各軍種正積極推動部隊轉型升級。作戰力量小型化、輕型化編配和動態化、隱蔽化部署成為改革重點。美陸軍第1多域特遣部隊和海軍陸戰隊第3瀕海戰鬥團作為美軍兩支重要新型力量,在今年舉行的“肩並肩”“盾牌”等演習中分別參與多項演練課目。按照美軍的戰略構想,這兩支部隊戰時可從常駐地迅速前出,沿島鏈動態分布式部署,成為“介入”前沿的第一波作戰力量,有效支撐聯合全域作戰。
檢驗在菲新增基地實戰效能。在2023年菲律賓向美軍新開放的4個軍事基地中,有3個都參與了“肩並肩2024”演習。尤其是位於巴拉巴克島和呂宋島拉羅機場的基地,前者靠近南海,後者靠近台海。美菲優先考慮這兩個基地的綜合運用,意在提升雙方在南海和台海周邊的軍力快速反應與協作效率,形成共同應對中國的策應態勢。在演習中,拉羅機場的作用尤為突出,不僅見證了美軍C-130運輸機部署“海馬斯”火箭炮系統,還為CH-47F“支奴幹”直升機、UH-60M“黑鷹”直升機等頻繁的空中支援任務提供保障,是美向菲投射海空力量的重要“樞紐”。
檢驗動態兵力運用方式。近年來,美軍全力打造“體量小、反應快”的“小散”部隊,意在以動態兵力運用實現“快放快收”。在“肩並肩2024”演習中,美軍嘗試運用運輸機、氣墊登陸艇、兩棲船塢運輸艦等裝備,以接力方式在菲多個基地間完成“海馬斯”火箭炮系統的快速運轉,檢驗了該系統在太平洋島嶼環境中的快速部署和發射能力。目前,美軍在菲基地已具備30分鐘完成“海馬斯”裝機、卸載後10分鐘開火的能力。這種動態兵力運用方式正是美破解“反進入/區域拒止”的基礎邏輯。美軍企圖藉此在太平洋廣闊水域實現分布式作戰和“跳島”作戰,提升在印太地區的戰場生存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