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22日電/以色列去年在和黎巴嫩真主党戰爭時,發現許多後備役軍人使用的裝備老舊損壞。經過半年多的檢討後,以色列國防軍表示,將動用約4.76億美元來更新後備軍人的備用裝備。
臺灣中央社報導,以色列國防軍將在未來五年內翻修所有的緊急儲備倉庫,並重新購買頭盔、制服、武器與背心等供後備軍人使用的裝備。以色列國防軍表示,光是今年就已經花費了約1.42億美元來更新裝備。
除了更新後備軍人的備用裝備之外,軍方也打算實行一個三年的計劃,將每兩年召集後備軍人服役十天,訓練後備軍人的戰技,並讓他們在服勤時執行警衛的任務。
以色列擁有完備的軍火工業體系。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色列只能生產部分輕武器,改裝和維修一些武器裝備,1967年的“六五”戰爭後,軍工企業得到迅速發展。到80年代中期,以色列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軍工研製和生產體系。
目前,以色列國防工業在中東地區發展最快、技術最先進,每年軍工產值都在二十至三十億美元的水準。占本國工業總產值的四成以上。國防工業已成為以色列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堅實的技術基礎與良好的融資環境。由於以色列與美英法等北約成員國關係非同一般,因此美國、歐洲軍援及無償技術轉讓,為其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使得以色列軍火公司大多具有較強的技術實力,其研製生產的一些武器裝備性能甚至超過了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同類產品。
在武器裝備的實戰性能上“高出一籌”。由於以色列自成立以來先後打了幾次中東戰爭,中小衝突更是數不勝數,許多武器裝備都經過實戰的檢驗並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以色列人口少、兵員缺乏。致使以色列大部分軍人在服役結束後,還被要求作為現役後備軍直到中年。所以許多在國防工業部門工作的人很有可能就是他們自己公司產品的最終用戶。因此以色列製造商非常清楚什麼樣的軍火是部隊所需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