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對于112、113、167艦的過渡意義如何看?
晨:“過渡艦”是爲實現“小步快跑”這一漸進策略服務的。每次少量建造主要作爲技術驗證用,平時也擔負戰備任務,但建造數量不會超過1~2艘。待實際驗證改進後再續造第二階段的至少有10年技術跨越的更先進型過渡艦,幷一直摸索到建成理想中的、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目標艦後才會定型批生産。說到112,不得不說其之前的只有60年代技術水准的“旅大”級基本型。1989年和1991年分別服役了被西方稱爲“旅大”Ⅲ型的165和166艦。165艦大幅度改進了“旅大”級基本型的生活環境、電子戰和雷達探測能力以及各個子系統的自動化程度,裝備了新型反潜魚雷和全自動37炮。而166艦首次裝備了“鷹擊”-8反艦導彈。這兩艘艦可說是對建造和使用“過渡艦”的初次嘗試。除這兩艦外,一些子系統也在別的“旅大”艦上測試,比如109艦同期在驗證進口的“海響尾蛇”防空導彈和“海狸”火控雷達。
這些在“旅大”級上的測試和驗證的直接受益者就是1994年服役的、具備西方80年代中期技術水准的112艦。所以嚴格說,165和166才是實驗艦,而112是綜合體現第一階段驗證結果的“階段性目標艦”,是當時最具戰鬥力的艦。113的意義在于將112上進口的防空導彈、艦載綜合戰鬥系統、柴油機等換成了國産化産品,這一意義也非同尋常。所以就以上觀點看,112和113沒大量建造的原因是該級艦仍然和當時世界先進水平有著10年以上的技術差距。167的階段成功性在于戰艦設計開始走“艦體設計與艦上裝備納入同一個大系統加以全方位考慮”的設計方針,而不像112那樣見縫插針。所以說112和167對于艦艇發展功不可沒,如今“526後續艦”較完善的綜合作戰能力正由于它們鋪的路。
江:112上的防空導彈、反潜魚雷、艦載直升機在當時是革命性的,沒有它的探索也不可能爲168、170打下基礎。現在的“526後續艦”在綜合戰鬥力上已超越112,這是技術發展的結果。
記:“526後續艦”證明了中近程防空導彈垂發系統可以裝在4000噸級艦上,那麽112、113和167換裝同規格垂發系統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如何?
晨:安裝垂發系統本身需要對原有艦艇開膛改裝,是對艦艇所有系統重新整合。剛才說了,112的設計有些見縫插針,比如100毫米主炮、防空導彈、37快炮爲了不互相影響向前的射界,不得不一層層壘高,最後一層的37快炮不得不在炮座底下加裝1.5米高的平台來架高,這又導致後面的指揮樓格外高大,破壞了隱身性能。其實我們想想,實戰中會有多大概率導彈從1 12正前方打來?微乎其微。設計上的缺陷讓我個人認爲112換裝垂發的難度要遠遠大于167,需要動大手術,很可能改裝所需費用要超過重新造一條防空護衛艦。而167由于“海紅旗”-7和埋入式補彈系統提供了充足的改裝空間和潜力,改裝難度相比112要小得多。
江:SA-N-7/12這個規格的中程防空導彈在俄羅斯和其它國家海軍中的裝備範圍較寬,SA-N-7可裝在3000噸到8000噸級驅護艦上。通過526和“526後續艦”防空導彈系統結構和型號的變化,可以說112和167甚至是“江衛”Ⅱ都能改裝類似防空系統,不需要多大的代價就可以明顯提高防空能力。
記:與112、113一樣,525、526是否也純屬過渡?它的火力仍是“江衛”Ⅱ的水平,雖然隱身較好,但造價飈升。 展:525和526應不屬于這種情况。只是作爲這一級艦的首艦,遇到各種問題在所難免,以致又建造了傳統的527和528來擴充實力。525和526顯然遇到了和167一樣的困境,就是沒有性能先進且可靠的防空導彈,與其繼續造同型新艦,倒不如停産等待,同時攻關出問題的子系統。從一個細節能看出“526後續艦”所受的重視:它是目前裝備730近程反導系統的戰艦中排水量最小的,連兩萬噸級的兩栖攻擊艦都只裝備4座AK-630。可見,在護衛艦範圍內,“526後續艦”應該就是目前的目標艦。
江:526建造時間和其後續艦差別不大,艦載武器却不同,可認爲526是在部分系統不能交付的情况下,利用新艦體和成熟武器發展的試驗艦以驗證後續艦的基礎設計是否合理,多發現問題。
記:排水量有限的170等防空驅逐艦爲裝備區域防空系統削弱了反艦和反潜能力,甚至穩定性的不足可能影響垂發導彈的精度等。那麽該級艦以後的同級別艦艇是否應設計得再大上2000噸以解决這些問題?
晨:國外也有噸位不大的護衛艦裝備中程或遠程垂發,所以我覺得問題的關鍵是首先改進、提升艦載防空系統的性能。雷達跟踪精度上去了,導彈飛行性能上去了,就應該解决一些相應的問題。但是進一步講,不是不想把艦往大了造,而是目前的相控陣技術能否發揮大艦優勢?我們看到“提康德羅加”或“伯克”動不動一下子就二三枚“標准”同時射擊,幷且後續彈接著連續發射,說明“宙斯盾”確實性能不凡,至少提供的火力通道數量是別國設備無法達到的。個人認爲,48枚彈已基本滿足170艦火力通道所能提供的最大限度連續射擊能力。
江:170等艦是利用現有成熟艦體和武器系統發展的區域防空艦,發展時受到了船體和武器的雙重限制,因爲防空導彈的體積幾乎只有超過8000噸的大艦才能有效使用,因此可能存在載彈量少和穩定性不足等缺陷。如能將排水量增到8000噸以上,那麽目前存在的絕大部分問題將隨著條件的改善被解决,從這也可看出新一代驅逐艦大型化的必然趨勢。現代軍艦排水量的大幅度增加幷不只是簡單的增大尺寸和內容空間,而是關系到設計、材料、動力、武備和系統綜合等多個方面,大型艦與中型艦的技術難度差异要遠大于排水量上的差异。170等艦因排水量不足導致的問題應很明顯,但現在還只是在現有武器、動力和船體設計上組合試驗的階段。不是看不到這些問題。而是在現有條件下不能根本解决,只有通過對新艦的應用發展後才能在新一代驅逐艦上得到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