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式管理。以前,武器裝備出了故障才能被發現,而故障如何引起、之前有什麽征兆、哪個單位使用了多長時間等細節情况往往全然不知,給維護保養工作帶來諸多困難。爲改變這種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去年年初,該旅建立起武器裝備使用狀况數據庫,每一件(台)武器裝備何時使用,使用了多長時間,使用中有無异常情况,都嚴格登記。若武器裝備出現异常或故障,該旅决不拖延,在最短時間內進行維修。
今年4月,坦克營一台坦克突然出現瞄得准打不上的异常情况,修理人員怎麽也查不出原因。按規定,在這種情况下,故障坦克只能送到外地大修或等上級巡修才能解决,前後至少需要個把月。爲了盡快恢複這輛坦克的戰鬥力,旅里第二天專門派人把在附近友鄰部隊授課的廠家技術人員請到部隊,4天就排除了故障。
●動態評估使完好率“貨真價實”
今年8月中旬,騰格里沙漠熱浪襲人,該旅組織的實裝對抗演練正在緊張進行。夜間隱蔽機動、綜合火力打擊、快速轉移陣地,在每一個戰鬥環節,都有裝備技術人員跟踪檢測武器裝備的戰鬥效能,計算各單位武器裝備的完好率。
以前,這項工作都是在修理車間進行的。完好率測試模式由靜態檢測到動態評估的轉變,促使基層維護保養武器裝備的重點發生了根本變化。過去,看武器裝備保養得好不好主要看擦得亮不亮、擺得齊不齊。現在,維護保養時,首先要給武器裝備做“CT”,查看使用履曆、研究裝備的“病曆”,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檢查可能給戰鬥效能帶來影響的隱患上。這一做法,爲該旅造就出一大批專業修理人才。去年以來,該旅先後在上級組織的裝備技能考核中3次奪冠,14名裝備修理人才被表彰爲“修理能手”。
完好率達不達標,以前對基層來說不是什麽難事。如今,該旅實行“一票否决制”,凡是在動態評估中武器裝備完好率不達標的基層單位,一律不能被評爲先進。“硬杠杠”催生新氣象。該旅一個基層單位在去年的武器裝備完好率測試中沒有達標,他們知耻而後勇,采取外出請教、相互幫帶等方法,終于在前不久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在3晝夜的檢驗性演練中所有武器裝備全部安然無恙,實彈射擊實現首發命中,總成績位列全旅第一。
日前,在上級組織的實戰化檢驗性演練中,該旅千餘件武器裝備穿梭于炮火硝烟,連續轉戰戈壁沙漠、黃土高原等陌生複雜地域,所有武器裝備全部經受住了大霧、大雨、沙塵暴和複雜電磁環境的考驗,沒有一台武器裝備出現故障。 (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