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智庫臆測中國會主動出擊擊敗美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4 11:01:52  


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資料圖)
  編者按:近日,美國蘭德公司的中國問題專家在《蘭德評論》上發表題爲“搶占太平洋——美國對迅速崛起的中國軍事力量的回應“的署名文章,臆測中國對抗美軍、擊敗像美國這樣的超級對手的若幹戰略原則,催促美軍提高在太平洋地區的作戰能力,達到懾止或必要時擊敗中國的目的:

  截止到目前,中國的軍事武裝力量和快速發展的國防工業,都在重點探索在可能發生的沖突中(最有可能的就是在台灣問題上)打敗美國的方法和途徑。爲了加大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籌碼。(美國)國防部就不能僅僅考慮中國正在不斷發展的科技能力,還應該考慮到中國特殊的軍事戰略,因爲中國政府很可能會利用這種戰略力量來對抗美國。

  中國的軍事戰略原則

  在軍事理論研究領域,經常可以看到中國的軍事分析家探討的問題是,如何能够擊敗像美國這樣的超級對手。我們發現,這類文章至少講到了6個原則,關注這些原則對于美國保持在太平洋上的軍事能力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

  在危機爆發的早期抓住主動權

  中國的軍事分析家提到,伊拉克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由于沒有采取主動,使得美國有時間集結部隊,直至占據壓倒性的優勢。因此,中國如果想在對抗軍事强國的鬥爭中獲得勝利,必須從戰爭一開始就采取主動進攻的態勢。這就意味著,在美中爆發危機之前,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駐守將是至關重要的,因爲在有更多的軍事力量卷入戰爭之前,中國很可能會“先發制人”。

  實施突然打擊擊敗軍事上占優勢的對手打擊的突然性非常重要,它不僅能够取得立竿見影的戰術效果,而且也是抓住戰爭主動權的重要方式。突然性能够迫使對手成爲被動的一方,只能對中國的行動做出反應,中國在此後的作戰行動中都能够保持主動。這就意味著,在美中爆發危機的大背景下,美國駐扎太平洋的部隊規避突然打擊的能力,以及在遇到突然進攻的情况下的生存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搶先占領的價值

  如果中國在軍事强國采取行動之後才開始動作,就很難抓住戰爭的主動權。而對手就會乘虛而入,有效地利用其在軍事力量上的各種優勢。反過來,如果中國首先引發了一場危機,那麽就可以掌握主動權,幷占據一個初步的優勢。在該地區取得一定的勢力平衡。不僅如此,搶先占領,還能使中國在對台作戰中極大地增加實施突然打擊的可能性。這就意味著,中國有可能會通過首先攻擊美國部署在太平洋地區的兵 力,而不是首先攻打台灣,來發動戰爭,達到搶先占領的目的。當然,出現以上情况是假設美國不可避免地卷入了台海沖突。

  提高戰爭的成本

  某些中國軍事分析家認爲。美國對于戰爭帶來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成本十分敏感。因爲突然摧毀相當部分的美國力量,將會對美軍産生嚴重的心理沖擊,使其不願意繼續打下去。所以,這條原則與前2條原則結合在一起.說明中國人相信:對美國部署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力量首先發起突然性進攻,就會使美國由于懼怕戰爭進一步升級而停止作戰。

  打擊有限的戰略目標

  軍事實力比較薄弱的國家,不要期望在與强大對手的對抗中打擊多個戰略目標,取得全部的勝利。但是,如果戰略目標有限,弱國就可以創造一種環境,在此環境中,其强大對手欲扭轉這場起初是進攻性戰爭的結局所花費的代價,要遠遠超過他在這場扭轉中的獲利,因此,他就只能選擇與這種結果共存。在美中爆發危機的大背景下,這條原則說明.中國的領導層相信,在不會威脅到美國任何真正的重要利益的前提下造成“既成事實”(如攻打幷占領台灣),就可以迅速達成軍事目的。即使他們知道,美國最終將贏得戰爭的勝利(只要美國願意)。

  避免直接對抗,進行“重點打擊”或集中攻擊

  中國人清楚地知道,他們不可能在與美國的直接軍事力量對抗中取得勝利。但是,所有的軍事裝備都依賴于某些重要的功能。其中的任何一個功能如果遭到破壞,都會使得該裝備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中國的軍事理論研究明確地提到,應重點關注美軍的5種領域:指揮系統、情報系統、武器系統、後勤系統和系統之間的聯接。這就意味著,在美中爆發危機的大背景下,美軍的支援保障系統必須作好准備。因爲中國的攻擊首先將針對它們,而不是美國的主戰部隊。

  在中國人看來,美軍的信息網絡系統是其最大的薄弱環節,因爲美軍對它的依賴程度非常高。該系統包括指控、通信、計算機和情報、監視與偵察等。中國的戰略家們相信,美國强大的、令人望而生畏的軍事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有效的集成和充分利用的信息技術。所以,如果能够成功地摧毀該系統,對美國作戰能力造成的影響,比起直接瞄准其某個作戰平台所産生的影響要深遠得多。中國的戰略家們認爲,美軍的信息網絡系統不僅易受攻擊,而且比較脆弱。(來源:《現代軍事》雜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