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2月25日電/《文匯報》今天刊登妮爾硯的文章說,開春耕耘忙,機關開會多。與中央和地方一樣,解放軍近日召開了全軍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會議,披露出去年對1778名團以上高中級軍官進行了經濟責任審計。雖然這是一次例行的會議,但關心中國軍隊和國防建設的人們,通過對會議信息的研究觀察,仍可以從中感受到解放軍不斷鞏固和挖掘戰力的端倪。
台海軍事鬥爭專項建設成審計重點
文章說,近年來,隨著軍事鬥爭準備進程的加快和綜合國力的增長,解放軍投入到台海軍務專項建設的資金數額越來越大,物資越來越多,有關部隊高中級軍官擔負的經濟責任也越來越重。為確保軍事鬥爭準備的質量和效益,充分發揮審計監督的警示校正作用,各級審計機構調整思路,加大力度,突破難點,全力抓好審計工作的落實。在審計重點上,突出在軍事鬥爭準備中承擔專項建設任務的單位領導,注重從抓好經濟決策、經費投向投量、計劃執行、建設成效入手,對軍事鬥爭準備投入實施全程監督,確保經費向應急作戰準備聚焦。
在審計方法上,審計部門不是單純地查賬核算,也不是簡單地糾錯校正,而是跳出帳簿,針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如決策不科學、運作不規範、制度不落實等,用財經紀律和財經法規及時做出審計評價並監督改正,逐步建立起科學管理的長效機制。在審計力度上,根據有關規定,由審計部門聯合幹部、紀檢、財務和作戰等部門共同實施,對履行經濟責任情況進行全面考核,審計結果作為幹部使用管理、專項建設項目驗收的重要依據。據了解,雖然經濟責任審計只是解放軍做好軍事鬥爭準備系統工程中的次要環節,但通過及時到位的監督,發揮了獨特的作用。一些擔負繁重作戰準備任務的部隊,圍繞審計中指出的問題,積極採取措施,認真落實審計意見,並通過問題整改,嚴肅了財經紀律,堵塞了管理漏洞,提高了經費物資使用效益,基本滿足了戰備和訓練工作需要。
促進高中級軍官廉潔自律
文章指出,客觀地說,解放軍中高級軍官對接受經濟責任審計還比較陌生。在革命戰爭年代,他們的前輩主要擔負勝敗責任和傷亡責任,並以勝敗論英雄。在改革開放以前,中高級軍官主要擔負政治責任和戰備責任,基本攤不上經濟責任的審查和追究。自下而上地進行經濟責任審計,也只是近十年發生的事情。除了對專項建設任務進行審計外,軍隊審計對象還包括掌管經費物資較多的擔負領導職務的軍官,如預算安排、物資採購、工程建設等事項的決策者,官兵反應較大或組織掌握有關問題線索的領導幹部,擬提升或離任的領導幹部。先審後提、先審後離和有明確線索就審,已經成為軍官管理的一項基本要求。
據軍方公佈的數據,近十年來,全軍已有15372名接受了經濟責任審計,其中“十五”期間接受審計的中高級軍官達10000餘名;去年對26名軍職以上高級軍官包括首次對副大軍區職首長實施了經濟責任審計,拓展了審計範圍,提升了監督層次,擴大了審計影響,有效地促進了領導幹部依法用權、科學決策和廉潔自律。海軍總醫院發生的原副院長許某、院務部原副部長楊某挪用公款、受賄案件,就是在經濟責任審計中發現重大線索,從而立案查處的,當事人被依法處理,同時為部隊挽回了近百萬元的損失。事實已經表明,加強對高中級軍官經濟決策權、經費審批權和資金使用權的監督檢查,規範領導幹部的經濟行為,已經成為促進高中級軍官隊伍作風建設並從源頭上預防和控制違紀違規問題的長效機制。
全面審計任重道遠
文章表示,解放軍開展對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雖然在規範軍事經濟秩序、提高經費物資使用效益、加強軍官教育管理、促進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面臨著一些矛盾和困難。從大環境看,一些單位的領導幹部還不大習慣接受“審計”、“審查”字眼的工作,總覺得經濟責任審計是地方搞經濟工作的事,部隊是要準備打仗的,搞經濟責任審計是“沒有事找事”,沒有多大用處,觀念和認知上有差距。
從審計工作本身看,無論是上級審計下級,還是本級審計同級,或者是對擬提升或離任的領導幹部進行審計,都面臨著一個求真務實“真審”或走形式過場“假審”的問題。軍委委員、總後勤部長廖錫龍上將為此專門強調,要加強對承擔軍事鬥爭準備專項任務的領導幹部的審計監督,對因為領導幹部履行經濟責任不力而直接影響準備質量和效益的問題,要加大審計跟蹤力度,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從審計隊伍自身建設看,能力建設和隊伍穩定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此前軍隊進行的兩次體制編制調整改革,審計部門都是“拆廟減人”的重點對象,隊伍建設也受到些許影響。審計工作要成為軍隊保持戰力、反腐倡廉的一把“利劍”,產生和保持“審計風暴”般的高壓態勢,還需要各方面的積極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