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中央財政用於科技的投入達到3406億元。新華社圖表 |
中評社香港3月5日電/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工業重組加速以來,中國制造業生產率的快速提高是其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和企業利潤大幅增加的一個重要驅動因素--它比廉價勞動力和人民幣匯率低估重要得多。英國《金融時報》3日就此刊發一篇題為《飛輪經濟》的文章,就廣度和強度而言,中國的發展速度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新華社引述報道,最近在《中國經濟季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經濟評議會的彼得﹒博特利耶和蓋爾﹒福斯勒指出,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是由制造業生產率快速提高、利潤增加和投資增加的自我持續"飛輪"驅動的。因為這些因素在相互促進,中國的經濟飛輪不太可能在近期放慢速度。因此,這一增長模式所造成的內外部不均衡在得到改善之前很可能進一步加重。
雖然產出不斷增長,在1995年至2003年間,中國制造業企業的就業人數減少了1800萬,至少是同期內美國制造業就業人數減少的6倍。
在這段時期內,整個經濟的就業人數並未減少多少,因為經濟的其他部門--譬如說建築業、通信業和其他服務業--吸收了大多數被制造業拒之門外的勞動力。從2004年開始,制造業的就業人數再度開始增加,但非常緩慢。
當中國的國有企業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進行大規模重組時,一開始生產率的提高主要是通過精簡冗余勞動力來實現的。但後來,技術、管理和員工素質的提高,加上後勤成本的降低,成為促進生產率提高的更重要的因素。
由於非國有企業的生產率一般要高於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在工業總產出中的比例快速增長也加速了平均生產率的提高。但不管是國有企業還是非國有企業,提高技術加上相對較低的資本成本,常常被視為企業獲得生存的唯一出路。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使得國內競爭變得更為激烈。
據經濟評議會估計,在1995年至2003年期間,中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的年均勞動生產率增長達到20.4%--以國際標準來看增速非常驚人。這個數字與北京大學中方研究人員通過其他研究得出的結論相一致。
同一時期,全國范圍內的平均勞動生產率增長(據官方統計數據顯示,1995年至2004年期間的年增長率為7.3%)也遠高於美國(2.4%)、歐盟15國(1.4%)、日本(2%)和印度(3.9%)。
生產率趨勢也可以幫助我們解釋為什麼從2000年開始中國的經濟增長開始加速,以及自2004年以來中國的貿易順差為何會急劇增加。貿易順差的增加幾乎完全要歸咎於生產率最高的私營和外國投資企業。生產率較低的國營部門一直處於貿易逆差擴大的狀態。
企業利潤增加的趨勢始於20世紀90年代末--比生產率開始提高的時間要遲幾年--並一直持續到現在。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很多制造業企業能夠做到:在2000年後每年增加1 0%至15%的實際工資,同時降低單位勞動成本;保持或降低出口價格以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至少在2006年以前是如此,此後很多中國出口產品的價格開始上漲);增加利潤。
在這些成就背後,生產率的快速提高是一個重要因素,但它不是唯一的解釋。其他一些因素也造成了經濟“飛輪”在沒有引起多大通貨膨脹摩擦的情況下高速轉動。
這些因素包括: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後,來自國外的需求增加;從2002年開始日本和美國經濟開始復蘇;從1998年開始的住宅私有化過程為經濟注入大量現金;企業通過上市籌集投資資本;基礎設施的改進大大降低了後勤成本。
匯率對提高中國經濟的競爭力有幫助嗎?誠然,在經濟大規模重組時期,它至少為失業提供了一些保護。但人民幣匯率直到2003年或2004年才被低估,而生產率的大幅提高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