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軍事專家:中國海軍必須重在海空迎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4 09:45:03  


長征6號、長征3號核動力潛艇和長城218號、長城177號常規動力潛艇依次接受檢閱。(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6月4日電/《環球時報》發表中國軍事問題專家劉江平的文章稱,海洋資源是國家經濟的血液,也是海洋軍事鬥爭爭奪的焦點。海洋權益不可能“按需分配”,需要各國憑借有效的實力去爭取。正如海軍戰略學家馬漢所言:“沒有海軍,我們在緊要關頭所表達的國家意志也就僅僅成了一個泥足巨人所作的笨拙無用的姿態而已。”

  隨著經略海洋鬥爭日趨尖銳化,使得海軍裝備和作戰活動的高技術化發展面臨新的歷史轉折。隨著新一代高技術武器裝備大量應用,海軍強國的作戰部隊編成向精幹、高效方向轉化,規模趨於縮小,構成則更注重合成化。美海軍一個標準航母戰鬥群原有10-12艘艦艇,現已減至7-9艘,並計劃進一步減為4-6艘。

  伴隨著艦隊組成的改變,各國海洋戰略也在發生重大轉變,美國海軍的戰略構想和戰役指南從“大洋作戰”向“從前沿……由海向陸”(距海岸1000海里的瀕海作戰)轉變,現在要進一步向“力量與通道……來自海上”的轉型戰略加速轉變。

  美海軍轉型的目標是建成一支網絡化、聯合集成的海基力量投射軍力;實現從“藍水大洋海軍”向能跨越海、陸、空、天、電磁五維作戰空間的“全能型海軍”轉變。 美國海軍還提出要建立三大轉型能力:“海上打擊”、“海上盾牌”及“海上基地”。

  為了加大海洋空間的開發力度,美日都提出建造人工島和建造超大型“浮島”的設想,美國出於海軍全球部署的戰略需要,將它稱為“移動式海外基地”,並要求美海軍相應地構築利用“浮島”基地支持遠征艦隊保衛深海大洋經濟開發區的能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