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空飛箭射天狼
50年來,我國已研製成功20多種型號的“紅旗”、“紅纓”系列地空導彈武器系統。
中高空地空導彈系列。1964年1月,國防部五院提出在“543”導彈仿制成功的基礎上改進設計,研製“紅旗二號”地空導彈的任務,並任命錢文極為總設計師,吳展、陳懷瑾、李蘊滋為副總設計師,後陳懷瑾接任總設計師。“紅旗二號”增加了導彈的射高和作戰斜距,增強了制導站的抗干擾能力,確保了測量精度,改善了操作使用性能。
到1966年底,“紅旗二號”經過多次戰鬥彈和遙測彈的飛行試驗,1967年7月設計定型。同年9月8日,我國防空導彈部隊用新裝備的“紅旗二號”導彈擊落竄入我國華東地區上空的美制U-2飛機。1984年和1985年,“紅旗二號”實施攔截空中導彈試驗獲得很好的效果。
後來,在“紅旗二號”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自主研製成功了“紅旗二號甲”和“紅旗二號乙”地空導彈系統。“紅旗二號甲”提高了飛行速度和抗干擾能力,增強了攻擊垂直機動目標的能力和武器系統自衛的能力。“紅旗二號乙”具有迎面、側向、尾追的攻擊能力,是一種高效率、全天候、全方位作戰的要地防空武器。
1965年8月6日,七機部提出研製“紅旗三號”地空導彈的任務。1966年—1969年,“紅旗三號”進行了導彈飛行試驗,在擴大作戰空域、提高制導精度等方面取得成效,1974年進行攔截高空、高速靶彈試驗獲得成功。
低空超低空地空導彈系列。1975年,國務院、中央軍委下達研製“紅纓五號”地空導彈的任務。“紅纓五號”是一種單兵便攜式超低空防空導彈武器系統,朱玉池、肖林先後擔任總設計師。導彈長1423毫米,自重9.8千克,作戰高度50米~2300米,最大斜距4200米。1982年-1983年進行定型試驗,發射試驗圓滿成功。1979年,又決定研製改進“紅纓五號甲”全天候、紅外尋的單兵肩射防空導彈。1985年設計定型。
1979年6月下達第二代地空導彈的研製任務。它的特點是低空超低空作戰性能好,能跟蹤和攔截超低空目標,作戰反應時間短,制導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使用操作方便,機動性能好,能對付多個目標。1988年進行飛行攔截試驗,首次攔截雙目標獲得圓滿結果。該型號的研製成功,標誌著我國地空導彈技術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1999年國慶50周年閱兵式上,各防空導彈通過檢閱,展示出它們的風采。這些地空導彈武器系統滿足了區域防空、要地防空、野戰防空、艦隊防空和單兵防空的需要,實現了基本型、系列化、高起點、上水平,初步完成了更新換代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