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問題是,隱身結構能否適應上艦結構改裝。
現階段,隱身戰機獲得隱身性能,主要依靠隱身外形與隱身塗層。這兩者除了要保證技術的可靠性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必須保證外形上的平整。眾所周知,艦載機出於節省甲板、機庫面積的考慮,其主翼均採用折叠結構,有些艦載機甚至在水平尾翼上也採用了類似結構。因此,從隱身的角度上講,能否保證由主翼折叠結構而造成的巨大縫隙能夠在飛行中完全閉合,就成為考量隱形艦載戰機能否保持其隱身性能的重要標準。為應對此類開口,目前均採用鋸齒型結構,希望借此折射雷達波,但將該結構應用到長達數米的主翼折叠接縫上,無疑存在巨大技術考驗。因此,傳統的平直接縫結構仍將被延續,但如何解決由此引發的與隱身結構上的衝突,將成為衡量隱形戰機能否上艦的又一個重要標準。
第三個問題是,隱身戰機能否適應傳統裝備環境。
眾所周知,儘管“隱形戰機”幾乎已經成為第四代戰機的統稱,但對第四代戰機而言,“隱身性能”僅僅是其獲得戰術優勢的組成部分之一。包括超音速巡航能力在內的其他性能,不僅使其戰力較之傳統裝備獲得了明顯提升,也使其裝備、使用環境,相比傳統裝備產生了明顯差別。但問題在於,就目前的情況看,任何一個在研第四代戰機的國家,均沒有能力在短時間內以第四代戰機全面替換傳統裝備。因此,至少在未來的航母上,必然出現新老裝備混裝的現象,作為飛行平台與智慧中樞的航母,也不可能因部分全新戰機的到來,而全面升級、改變其原有設備。這無疑將導致與數量更加眾多的傳統裝備之間的溝通障礙。目前,第四代戰機在這方面確實存在嚴重瓶頸。F-22在試驗過程中,曾出現戰機間根本無法通話、戰機與預警機之間無法進行作戰信息交流、戰機與地面指揮機構難以進行信息互換等嚴重的兼容性問題。因此,第四代戰機的艦載型,能否在相對傳統的環境中,與傳統的裝備以及裝備環境達成兼容,將極大影響隱形戰機的艦載型正常發揮其應有戰力。
儘管目前尚無證據顯示,中國將為其未來國產航母裝備隱身艦載機,但作為新興的航母國家,客觀需求與技術發展決定了中國必然將為自己的航母配備此類裝備。相比之下,似乎在航母與隱形戰機方面走得更早更遠的美國更具優勢,但事實並非如此。中國得益於自身在重型隱身艦載機方面的裝備理念、技術特點與發展方式上的優勢,或將取得對美國類似裝備的非對稱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