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剛剛走出校門的孫鵬,來到濟南軍區某指揮自動化工作站當了一名普通助工。站領導根據他所學專業,為他量身定做了“成長路線圖”:安排到重要崗位鍛煉,參與重大課題研究,為他組建攻關團隊。
孫鵬主要參與研發的“某型指揮系統”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他30歲擔任總工,34歲晉升高工,成為全區最年輕的學科拔尖人才,被評為全軍“十大學習成才標兵”。
如今,像孫鵬一樣通過個性化培養成長起來的拔尖人才,已在部隊戰備、訓練一線當起了“頂梁柱”。
課題攻關引領,團隊合力實現“聚才生智”
2011年2月,某新型裝備列裝某部,由於技術含量高,操作運用複雜,與先期裝備不對接,諸多問題讓各級一籌莫展。
濟南軍區從全區抽調相關專業領銜專家會同列裝單位合力攻關,先後攻克30餘項技術難題,建立了新老裝備之間,海空軍、陸航部隊之間“數據鏈”的互聯互通。
為發揮“聚才生智”效應,他們按照“按編配、集中訓、統一管、靈活用”原則,在全區旅團級單位建立裝備技術幹部工作站,定期組織學習交流、科研攻關、難題會診,培養了一批保障急需、訓練常用、戰時管用的技術骨幹。某炮兵旅高工鄭獻民帶領團隊結合戰備訓練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自主革新16個項目,9項獲軍隊科技進步獎,2項在全軍推廣,研製的“火炮全射界恒位送彈器”,提高射擊精度5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