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兵為作戰部隊鋪設重型機械化橋。(資料圖) |
黎明時分,演練中的瀋陽軍區某師與“藍軍”展開一場遭遇戰。導演組給“紅軍”指揮所出了情況:“火炮發生故障,無法排除,請給予支援!”
隨即,指揮所下達戰地搶修命令,伴隨保障搶修小分隊迅速趕到現場,一邊緊張快速地搶修“戰損”武器裝備,一邊利用“遠程會診可視系統”向千里之外的後方裝備維修專家發出緊急求援。
在後方裝備技術保障車裏,軍區裝備搶修專家組成員、該師裝備部高級工程師梁利,根據“遠程會診可視系統”傳來的現場畫面,一一作出“診斷”。在梁利的指導下,前方伴隨保障人員很快完成了戰地搶修。
看到戰損武器裝備再生速度如此之快,該師裝備部付曉林部長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梁高工從事裝備維修工作20多年,搶修經驗豐富,被官兵譽為‘鐵甲神醫’。可在以往演習中,任憑他使出多少本事,還是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分身乏術。現在我們通過與軍地院校專家共同攻關,聯合開發出‘遠程會診可視系統’,裝備技術人員在後方指揮所,即可對遠在千里之外的戰損裝備會診,指導搶修分隊解決各種疑難雜症。”
這時,後方指揮所裏傳來千里之外戰地搶修現場的畫面,螢屏上,師雷達修理工向南林正在前沿陣地排除某新型雷達故障。只見他打開電腦,按“裝備維修支援系統”提供的排除方法操作,裝備故障很快迎刃而解。
“裝備搶修能力直接關係到戰鬥力再生能力。”付曉林感慨地說,隨著裝備資訊化含量增加,對戰時裝備維修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
為此,師裏依據多年總結出來的搶修經驗、方法、手段和新裝備技術參數,研製開發出“裝備維修支援系統”,修理人員只要把裝備故障輸入該系統,就可及時作出“診斷”,提出搶修方案,為裝備維修人員快速、準確地提供搶修指南。
連日來,記者穿行林海雪原各部隊訓練場,看到裝備搶修保障人員運用各種資訊系統,很快使一門門戰損火炮和一輛輛坦克、裝甲車重振雄風,馳向“戰場”……資訊化正在給野戰裝備維修帶來實實在在的變化。(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