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敵干擾,立體攻擊。 |
這是人民解放軍序列中歷史最悠久的一支部隊。
80年前的8月1日,有“鐵軍”之譽的“葉挺獨立團”與其他起義部隊一起打響了南昌城頭的槍聲;同年9月9日,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創建了中國工農革命軍。
1928年4月,南昌起義余部在朱德率領下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會師井岡山,會合成我黨創建的最為重要的一支武裝力量——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這,就是今天濟南軍區駐豫某紅軍師的前身。
10年前,這支走出了共和國5位元帥、7位大將和300多位上將、中將、少將的部隊,成為我軍第一批輕型機械化師。從傳統步兵到機械化、資訊化的精銳之師,支撐這支部隊歷史性跨越的,始終是生生不息的“鐵軍”精神。
“鐵軍”的意志
望遠鏡緊緊貼在眼前,來自16個國家的高級將領和駐華武官屏息注目眼前的一切——
一場毫無徵兆的大雨,遮蔽了豫西南演兵場。望遠鏡中,強擊機、直升機射出的導彈和榴彈炮、火箭炮發射的炮彈交織在一起,在雨中原野形成一片恐怖的死亡地帶。
這是2004年9月25日,代號“鐵拳—2004”的軍演現場。紅軍師所屬部隊“葉挺獨立團”和“秋收起義紅二團”是這次參演的主力部隊。
望著火舌中發了瘋一樣衝鋒的“泥人”,俄羅斯總參謀部作戰局米津采夫上校不由得站了起來——意外的天候,無疑是檢驗一支部隊實戰能力的試金石,但,作為一名資深軍人,他深知這樣的意外會給眼前的中國同行帶來多大的危險。
沖在最前面的“葉挺獨立團”九連班長胡彥,左臂被劃出一道10多釐米的口子……米津采夫驚訝地看到,這名士兵沒有停下來做簡單的包紮,而是抓起一把泥土抹在了傷口上。
俄軍上校無法看到陣地另一側一串帶血的腳印——“秋收起義紅二團”二連班長林森陷入泥潭中,他縱身一躍,人出來了,鞋卻沒有拔出。林森頭也不回,一路赤著腳飛奔在佈滿碎石的衝鋒路上……
“這是我見過的非常棒的演習。”演習結束,米津采夫毫不掩飾對這些中國同行的讚賞,“演習展示了中國軍隊全天候作戰的能力。”
“全天候”——也就是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投入戰鬥,這是紅軍師80年歷程中一條不變的鐵律。
1935年5月28日,長征途中,紅軍師的前身紅四團奉命奪占川軍把守的瀘定橋。
沿著大渡河邊陡峭的山路,紅四團用兩條腿創造了日夜行軍240裏的傳奇。在敵人還未來得及毀掉這座關係到紅軍命運的鐵索橋時,22位勇士已在彈雨中爬上了懸在急流之上的鐵索……
92歲的老紅軍唐進新,就是當年紅四團的一員。老人說,跑那麼多的路,還打了三仗,靠什麼?靠明知是死也要往前沖的鐵的意志!
2001年11月1日晚,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飛奪瀘定橋紅二連”年輕的官兵經受了不亞於一次戰鬥的考驗——
一輛滿載劇毒物品的卡車翻進駐地附近的河流。危險,隨時可能發生。
一場截流突擊戰子夜打響……在冰冷的河水中,官兵們連續奮戰了17個小時。下午4時,凱旋回營的二連官兵還沒來得及換下結了冰碴的迷彩服,又一道“立即出動”的命令傳來:代表全師參加集團軍建制連比武。
當夜,是40公里的武裝奔襲。第二天一早,是更具挑戰性的400米障礙……3天4夜的比武行動,二連奪得8個項目中的5個第一。
加上搶險,全連官兵在4天零5個小時高強度行動中,全部休息時間還不足6小時。
這就是“鐵軍”的意志和精神:敢於壓倒一切困難和敵人而決不被困難和敵人所屈服。
“由陝西到蘇北敵後英名傳八路,從拂曉到黃昏全連苦戰殉劉莊”,鐫刻在蘇北“八十二烈士陵園”的這段銘文,記錄著紅軍師“劉老莊連”當年抗擊30多倍於己的日軍的英雄壯舉。
1943年,掃蕩淮海根據地的3000名日軍在淮陰劉老莊與這個連遭遇。為了掩護區機關和群眾安全轉移,全連82名官兵從拂曉一直戰鬥到黃昏,直到端著拼彎的刺刀全部倒在被鮮血染紅的土地上……
今天,“劉老莊八二烈士”精神,如同“飛奪瀘定橋22勇士”精神一樣,早已溶進了“鐵軍”新一代官兵的血脈。師政委周和平說,雖然處在和平時期,我們同樣需要用這樣的堅強意志和勇於犧牲的精神,來鍛造新型“鐵軍”。
2005年8月,中俄聯合軍事演習在渤海灣地區舉行。紅軍師作為中國陸軍的代表,出現在演兵場上。8月24日,就在兩栖登陸部隊開始衝鋒的時候,大雨突降,大風在海面上掀起3米高的浪頭。這樣的浪湧,已超過輪式步戰車的涉水極限。觀禮臺上,兩軍高級將領都為中俄參演官兵捏著一把汗。
“鐵軍”的意志和精神又一次在危急關頭迸發出來。42輛戰車開足馬力,在波峰浪谷間全速向前,沖上灘頭陣地……
“軍交-2000”軍演、“鐵拳-2004”涉外軍演、“和平使命-2005”軍演……換裝10年間,紅軍師先後完成了軍委、總部和濟南軍區賦予的17項重大任務。2006年11月,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簽署命令,為他們記集體二等功。
“鐵軍”的夢想
紅軍師的每週交班會,第一件事就是偵察科長報告一周世界軍情動態。
登高望遠。在“鐵軍”,即使一名普通的連隊幹部,也隨時睜大著縱觀世界的眼睛。
“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一支與所肩負的使命相適應的新型陸軍部隊。”師長楊劍說,“這決定了我們的標準,必須向世界一
流陸軍看齊。”
“鐵軍”部隊之所以歷經3000多場戰役戰鬥從無敗績,除了一代又一代官兵深深的使命意識和憂患意識外,更重要的是建立在這種使命和憂患之上的超前探索和創造。
在“鐵軍”歷史上,曾記錄著10個“全軍第一”——
最早建立連隊黨支部;
最早實踐遊擊戰“十六字訣”……
擔任過這個師師政委的新四軍老戰士蔡春禮說:“從南昌起義,‘鐵軍’,就是人民軍隊的一面旗幟。”
這是“鐵軍”的光榮,同時也意味著更沉重的責任。
2003年初,成為輕型機械化師6年後,紅軍師率先形成戰鬥力。當官兵為又一個“全軍第一”歡欣鼓舞時,師黨委卻請來全國5所院校和8個研究所的28位元資訊領域頂尖專家,論證制定《輕型機械化師資訊化建設方案》,提出了資訊化系統與武器裝備一體化建設的7個論證報告。
2個月後,伊拉克戰爭爆發。萬里之外這場被國際軍事界定義為“一隻腳邁入資訊化戰爭門檻”的戰爭,為“鐵軍”部隊的超前決策做了有力的注解。
在未來戰爭中,掌握資訊的主導權,遠比擁有堅固的鋼鐵裝甲更具意義。但,一支部隊的資訊化絕非像“鋼鐵+資訊單元”那麼簡單。
1926年,“葉挺獨立團”在北伐中攻下武昌,當地人民贈送“鐵軍”盾牌一面。從此,“鐵軍”就成了這支我黨最早掌握的武裝力量的代稱。然而,真正成為由鋼鐵裝備起來的“鐵軍”,還是在1997年改裝為輕型機械化部隊之後。
渴盼已久的機械化實現了,卻有200多名連以上幹部因無法駕馭現代化戰車而不得不離開部隊。在著名的“葉挺獨立團”,24名連長只有1名連長免遭淘汰。
這次痛苦的揚棄,換來的是2002年底代表濟南軍區接受總部考核所取得的驕人成績:31個課目,29個優秀,2個良好。總部考核組評價:“不愧是我軍輕型機械化部隊的尖兵,不愧于‘鐵軍’的光榮稱號。”
這就是“鐵軍”。戰爭年代,作風技術不過硬不能擔當突擊隊員;和平時期,現代素質不過關同樣不能擔當重任。
因為資訊化素質考核不合格,2006年底,“秋收起義紅二團”一名副團長含淚離開了心愛的部隊。而僅在1年前,他還曾為新型輪式戰車海上作戰研究做出過突出貢獻。
從摩托化到機械化,從機械化向資訊化,鐵軍部隊的每一次嬗變,都是一場艱苦的攻堅戰。
2004年,就在初步實現全師指揮系統互聯互通的當年,資訊化條件下的合成訓練就出現在了“鐵軍”的演兵場上:連營一級的指揮員也要熟悉諸如步、炮、坦以及導彈間的協同和各指揮網的融合——幾年前,這還是師一級指揮員才要考慮的問題。
如今,“鐵軍”部隊的師、團機關應急出動速度比原來提高了6倍。
這,就是資訊化的威力。
8項資訊化建設成果獲得軍區以上獎勵,2次在網上對抗中壓倒了軍區“藍軍旅”……就像當年在戰場上聽到軍號呼喚就勇敢地衝鋒一樣,“鐵軍”部隊探索現代化的腳步從未止歇。
2006年6月,胡錦濤在全軍軍事訓練工作會議上強調,推進機械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向資訊化條件下軍事訓練轉變。當年歲末,一場複雜電磁條件下的演兵行動在中原腹地上演。
面對螢屏上一片雪花,高炮團5連雷達站長袁立軍第一次沒有將炮彈發射出去。這位要強的技術尖子抱著雷達痛哭失聲。
從各種雷達、電臺功能的開發試驗,到網路作戰指揮技術的最新探索;從防偵察、防干擾、防網路入侵,到與友鄰的專業電子干擾部隊和空軍、二炮部隊進行對抗演練……“鐵軍”官兵在真正領略到了複雜電磁環境的威力和挑戰後,迅即向這一未知高地發起進攻。
2007年4月,當又一項新的使命落在肩上——擔負複雜電磁條件下訓練試點先行任務,“鐵軍”人又在放飛新的夢想。
“鐵軍”的鐵骨
1993年8月,一位22歲的年輕戰士在被連捅14刀、腸子流出體外的情況下仍奮力追擊歹徒。
如今,這位曾感動了中國的軍人,已成長為“鐵軍”某裝甲步兵營的教導員。
從只有初中文化的士兵到具有碩士學位的少校軍官,徐洪剛的人生變遷,幾乎就是“鐵軍”人迎接時代挑戰的縮影。
榮獲“見義勇為的英雄戰士”稱號後,徐洪剛很快被提拔為通信連排長。然而,第一次專業技術比武,他便敗下陣來。
1994年的春天,成為徐洪剛記憶中最長的一個季節——僅憑大無畏的犧牲精神,能夠成為現代“鐵軍”的合格傳人嗎?
“長征途中,紅軍戰士還堅持識字學習。”一位老前輩的傳統報告,像重錘猛擊徐洪剛的心扉……半年後,掌握了6種型號電臺的操作使用和維護技能的徐洪剛站在了技術標兵的領獎臺上。
但,進入南京政治學院後的第一次摸底考試,徐洪剛又得了倒數第一。英雄再次迎難而上。2001年7月,他以全優成績完成本科學業,並考取了母校的研究生……
“做了‘鐵軍’部隊的軍人,就是踏上了一場沒有終點的衝鋒。”師副政委劉貴新介紹,在今天的“鐵軍”,師領導人人都擁有研究生學歷,人人能熟練掌握和駕馭主戰裝備,人人獲得了兩項以上軍事技術等級證書。
1000米,是“鐵軍”部隊裝備的某型坦克與世界上最先進坦克之間的射程差距。
“1米的距離就足以拉開生與死的距離,何況1000米?”2003年,面對坦克說明書上冷冰冰的數字指標,裝甲團團長杜清華決心縮小這一差距。
第一次試射,失敗;第二次,失敗;第三次,還是失敗……
接二連三的受挫,並沒有阻擋住杜清華的探索步伐。整整兩年,一有空隙他便與6位課題組官兵鑽進坦克,一次次推算射擊諸元,一遍遍播放試驗錄影,終於找到了癥結所在。
8月的烈日下,3輛坦克排成正三角戰鬥隊形出現在演兵場上,向超遠距離的目標發起攻擊。“轟——”捷報傳來,命中率達到83.3%!
與世界最先進坦克間那1000米的差距,在炮彈擊中目標的那一刻變成了“0”。
還有發明了95槍族夜間射擊輔助器的參謀張仲英,還有先後革新器材10項的營長丁海龍,還有研製出S形扳手、L形專用吊具的三級士官羅文良,以及成為全軍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和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的工程師汪家國……近5年來,全師研製開發各類器材36類3000多件,形成各類研究成果600余項,以170多名博士、碩士研究生、800多名本科生為骨幹的人才群體,構成了“鐵軍”現代化的筋骨,也構成了中國“鐵軍”決勝明天的倍增器。
80年前赴後繼,80年勇立潮頭。“鐵軍”的傳奇已經寫就,“鐵軍”的傳奇仍在繼續……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