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空軍殲14戰機想像圖。 |
中評社香港1月17日電/環球網消息:近日,俄羅斯技術副博士瓦謝斯拉夫•瓦羅金專門在俄《獨立報》上撰文,對中國第五代戰鬥機J-XX的研制工作進行了分析,稱中國的5代機爲了能對抗F-22,不會走模仿俄羅斯1.44試驗機;中國設計者將會突出空戰性能爲首要設計目標,而放弃其他多功能來保證“空對空”戰力達到F-22的水平。
F-22就其性能來講到目前爲止可稱得上近乎完美,那麽一個合理的提問就是中國飛機設計制造者們將如何抗衡F-22?答案幷不奇怪,也不困難。五代戰機通常是多功能戰鬥機,但是在各個戰鬥機計劃中多功能性程度幷不相同。F-22的原始方案的多功能程度最低,方案修改後它的多功能性則極大增加。修改後的F-22A被美國接受幷開始批量裝備。但改進後的“猛禽” 重量急劇增加。(從1990年初正常起飛重量22.7噸增至現在的29.6噸)這很容易理解,戰鬥機每增加一項功能,起飛時就要增加一定的負重。這一事實限制了飛機使用更多先進的技術。
總之:給飛機裝備更多的功能會極大增加飛機起飛時的負重,可見增加飛機起飛重量是實現這些功能的必備條件,不僅只有一種型號飛機如此,象JSF(聯合攻擊戰鬥機)這樣需要研制三種功能不同的戰鬥機型號的項目也是一樣。
中國設計者就目前已掌握的技術,僅從作戰能力來講,可以制造出相當高水准的戰鬥機,唯一的問題是中國人如何在天空展示這一軍事技術實力,就像美國人駕駛F-22戰鬥機在中國邊境已經開始展示的那樣。
作戰能力與應用技術相結合决定了戰鬥機的重量級別。可以說,在中國設計者制定的戰鬥機性能計劃中,其目標不是現在的F-22A,而是1995年以“空對空”任務爲主要設計目標時的YF-22。
通過現有掌握的關于中國5代機氣動外型的情報看,這一論斷無疑是正確的。根據這些資料,主要的戰術技術參數目前都是針對的戰鬥機遠距離和近距離空戰能力的,而這些戰術技術參數中首要考慮的是隱身性和機動性。
不論如何,中國的設計者非常清楚僅憑現有手中資源(技術,也許還有資金方面)簡單複制美國人的是行不通的。中國一直在尋找解决研制5代戰鬥機的所有難題的辦法。
中國方面絕對不會向外宣傳正在進行的5代機研制工作,真實信息的匱乏(雖然關注度非常大)引發了一些混亂。其中之一是說成都集團的設計者在仿制俄羅斯非常著名的試驗原型機1.44。這一假說是由美國一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在其報告中提到的。隨後,該假說被幾大國外刊物轉載,進而順理成章的成爲“事實”。
作者有理由反對這一廣爲流傳的觀點,幷准備提出一個看法,這一順理成章的“事實”在某種程度上是由中國方面造成的。但是令人頭疼的是中國網絡上發表的幾張成都集團正在建造的5代機的圖片與著名的試驗原型機1.44相同。經過詳細的分析這些配圖資料,可以清楚看出,在中國人的制定的五代機計劃中,既不會走F-22這條路,也不會走1.44這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