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8日電/香港《南華早報》網絡版近日發表文章指出,自信的大陸爲四分五裂的阿拉伯世界樹立了榜樣。全文如下:
曾於1991年至1993年間擔任約旦外交大臣、現在香港浸會大學做訪問學者的卡邁勒•阿布•賈比爾教授長期以來一直在思索,爲什麽中國“站起來了”,阿拉伯世界却仍“趴在地上”。
這位前中東和平談判代表通過一個信奉正統基督教的阿拉伯人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問題,他認爲自己是一個對西方和阿拉伯世界的“善意批評者”。
75歲的阿布•賈比爾教授是約旦中東問題研究學會的負責人,剛剛在浸會大學就中東文化、政治和歷史講授了兩個學期的課程。他說:“當中國站立著平等地與世界其它地區對話時,阿拉伯世界却屈辱地趴在地上。
現在,在一些領導人的邀請下,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似乎離開了阿拉伯地區的殖民主義的西方軍隊又重新回到這裡,在這裡建立基地。
他說,至少自公元前5世紀以來,東西方就一直在爭奪中東的“土地、資源和靈魂”。公元前5世紀波斯人和希臘人之間爆發了一系列大規模的戰爭,此後,在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征中、以及現代社會對石油的爭奪中,衝突一直沒有停止。
阿布•賈比爾教授說:“阿拉伯人一直在西方列强的直接虎視之下。這是一個巨大的區別。中國因爲相隔遙遠而免受災禍。”
他說,中國可以修建長城來保護自己免受外敵的侵犯,而“阿拉伯人根本不可能將自己與世隔絕”。與外界隔絕使中國有機會保持統一的文化和語言,而阿拉伯人却做不到這一點。
阿布•賈比爾教授說:“當中國用一個聲音說話,一起朝著未來的目標前進時,阿拉伯人則似乎處於一種毫無方向可言、混亂的變遷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