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淺水者得魚蝦,涉深水者得蛟龍。通過多次遠航、參加聯演,“廣州”艦積累了“常態化”遠洋航行訓練的經驗,提升了艦艇戰鬥力建設水平。這次“廣州”艦參演更是向“常態化”邁出新步伐:擔任指揮員的是某驅逐艦支隊支隊長、海軍大校,級別比以往降低了,演習課目的訓練時間也較以前大為減少,但不論是航渡、訓練、與外軍交流、擔任課目指揮艦,還是實兵演練和內部管理,取得的成績都同樣喜人。
“常態化”對不少外國海軍而言早已是“舊聞”了。如澳大利亞、巴基斯坦等國海軍主戰艦艇,都已對出國訪問、訓練“習以為常”。據了解,澳大利亞海軍“瓦拉蒙加”號護衛艦每年都有6個月左右的海外航行、訓練期,且都是單艦執行任務。一段時間航行,然後停靠外國港口補給或參加演習,繼而奔赴另一個國家或城市,遇有任務或突發情況還要快速奔赴任務海區應急處理。
“常態化”意味著我們參加聯演的指向是“多參與、常參與、全面參與”。當前,我們參加聯演的艦艇僅限於驅逐艦、護衛艦等少數類型的艦艇。不過有理由相信,中國海軍今後的參演領域將會得到極大拓展。
“硬與軟”、“近與遠”、“練與學”的結合是海軍提高國際地位的三維空間
隨著國家和軍隊的發展,中國海軍在國際上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我們也很清楚,在世界各國海軍中,中國海軍的整體實力還相對較弱。積極推進海軍建設轉型發展,提升海上核心軍事能力,是人民海軍的當務之急。
中國海軍要提升國際地位,其維度之一是硬與軟的結合。它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艦艇裝備硬件與軟件的結合、人與裝備的結合。拿“廣州”艦來說,它既裝備有艦炮武器系統、導彈武器系統、反潛武器系統、艦載直升機系統等硬件系統,也有作戰情報指揮系統、電子戰系統等軟件系統,具有對空對海反潛立體作戰能力。二是指硬實力與軟實力的結合。“廣州”艦是中國海軍的新裝備,出訪、參演期間,外軍官兵和當地民眾親眼目睹了中國海軍新型導彈驅逐艦,對中國海上軍事實力表示欽佩與驚訝。與此同時,“廣州”艦官兵也利用各種場合,充分闡釋我軍艦出訪、參演的目的,廣泛宣傳中國和平發展理念與和平外交政策,大力宣揚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成就,坦誠表明我軍建設發展的防禦性目的,積極倡導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主張,真誠表達加強友誼與合作的良好願望,贏得了參演各國官兵、到訪國政府官員和普通民眾的認同和讚賞。
第二個維度是“近與遠”的結合。當“廣州”艦在阿拉伯海上參加“和平-09”聯演時,在相距並不遙遠的索馬里、亞丁灣海域,“廣州”艦的姊妹艦——“武漢”號驅逐艦與另兩艘戰艦一起,正在執行護航任務。“參加聯演”與“遠洋護航”並存,說明隨著國家利益的拓展,我們的海上力量正由“近海防禦”走向“遠海防衛”,擔當起遂行多樣化任務的歷史重任。
自17世紀雨果.格老秀斯提出“自由海疆”的概念,到《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簽署,人類經略海洋的意識不斷增強。在21世紀的今天,海洋國土、海洋資源、海洋權益和海上安全等越來越受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