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軍事雜志刊登的中國瓦良格號航母改造完成效果圖。 |
中評社北京3月29日電/《環球時報》文章稱,中國海軍擁有自己的第一艘航空母艦已成必然。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梁光烈上將近日明確表示,“大國中沒有航母的只有中國,中國擁有廣闊的海洋領土,守衛責任重大;中國海軍實力較弱,需要發展”。
從9年前的傳聞,到近日中國軍方最高層的這一明確表態,圍繞中國“航母熱”的熱議已經進入第三輪。但對中國建航母的理解,無論是中國國內,還是國外輿論,顯然都存在偏激之處。
中國建航母的需要在海外引起明顯的不適應感,特別是海外輿論界持有懷疑和抵觸情緒。《紐約時報》形容其牽動著美國軍方和亞洲鄰國的神經。日本和韓國媒體甚至出現了要採取對應措施的呼籲。海外輿論的擔心反映出他們對中國的崛起還持有疑慮,還沒有從內心深處認同中國的大國地位。這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當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別有用心的人借機渲染,製造“中國威脅論”。
中國民間同樣存在不能用平常心看待建航母的問題。擁有航母是中國軍隊和國防、工業建設發展的必然,航母將提升中國外交的話語權,提升中國保衛國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帶動多個領域技術的全面升級。但它不是能不能解決外交糾紛,特別是能不能解決中國解決中國與周邊國家領土、領海爭端的關鍵所在。中國不會因為擁有了航母而減少了與周邊國家的矛盾和爭端。作為一個和平崛起的大國,中國在處理類似問題時的一個基本原則是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這一點不會因為擁有了航母而改變。
很多中國人相信,航母是一國之實力的象徵,中國理應像其他大國一樣擁有航母,這種心理很正常。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曾經無力保護領海、海疆屢屢被侵占的國家來說,擁有航母的確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但是,過度崇拜航母,以為有了航母就不可戰勝,卻是一種不自信的心態。我們應當警惕的是,在中國建航母的問題上,如果海外和國內這兩種不理性的情緒碰在一起,長期尖銳對立,就很有可能會造成不利於中國和平發展的後果。
一個堅持和平發展的中國,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有智慧通過政治途徑解決與周邊國家存在的爭端。為推進亞洲合作,我們在更多地運用軟力量的同時,也應當逐步學會運用像航母這樣的軍事力量來促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比如,我們可以通過更多地參與這一地區的國際救援,通過像派軍艦遠赴索馬里打擊海盜那樣的軍事行動,為亞洲國家提供更多的公共安全。只要讓周邊國家切身體會到中國軍力發展的好處,就會有利於消除它們的擔憂與警惕,就可以為更多國家參與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創造條件。
作為當今世界上噸位最大、威力最強的海上綜合作戰平台,航母的建造體現的是一國之綜合創新的實力,它的出現無疑會成為中國強國之路中的重要事件。如果中國偉大複興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那麼掛著五星紅旗的航母駛出中國的港灣,也就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了。中國不會也無需拿航母去炫耀武力,世界不必因為中國航母的建造而感到恐慌,國人同樣也需要對此有一個理性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