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媒詳曝中國對美戰略核威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28 10:34:21  


2007年中國網絡出現的16×16輪式機動洲際彈道導彈,美國中國問題專家理查德·費舍爾認為這就是DF-31A洲際導彈。
  中評社北京4月28日電/東方網消息:加拿大《戰略數據鏈》四月號發表文章,對美國的國家彈道導彈防禦系統(BMD)進行評估。文章稱作為整個BMD計劃的核心,地基中段攔截系統(GMD)對有縱深內陸的國家的遠程彈道導彈攻擊的威脅最大,因而將對俄羅斯和中國構成威脅,特別是對後者。兩國正採取措施確保建立持續的、可靠的戰略威懾能力以突破美國的戰略防禦系統。

  文章稱,俄羅斯目前擁有超過2000枚可以洲際彈道導彈或潛射彈道導彈發射的戰略核彈頭,能夠輕而易舉地摧毀數量有限的GMD攔截系統(地基中段防禦系統),對美國實施毀滅性打擊。不過俄羅斯領導層仍然擔心,美國可能在未來研製出一種規模更大、防禦能力更強的導彈防禦系統,從而對俄羅斯的戰略核威懾力量構成全面威脅。

  造成這些顧忌的是戰略防禦與反擊行動之間的相互角力。美國可能通過先發制人攻擊俄羅斯核設施並使其陷入癱瘓,如果美軍攻擊機和導彈在俄防禦部署展開之前實施摧毀行動,那麼其防禦系統將能夠攔截俄剩餘的飛行武器。隨著美國GMD系統的逐步發展完善和俄羅斯預警、指令和控制能力的逐步削弱,這一假想情景變為現實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文章稱,俄羅斯和其他國家可能會發布危險指令來反擊美國的先發制人攻擊,從而過早地因為偶然事件引發核戰爭。俄羅斯不願花費必要資金來維持目前遠程導彈的規模和發展,更願意持續減少俄美雙方之間的核武器。儘管增加分導式多彈頭(MIRVing)不會減少俄羅斯戰略力量在首輪打擊中遭受的損失,但其將確保殘存的導彈具備運載有效載荷的核武器攻擊美國本土目標的能力。

  文章稱,中國的戰略分析家更強調導彈防禦系統對防止核不擴散帶來的影響。這是因為,由於某些原因,目前中國的威懾力量中只有很少部分能攻擊美國的本土目標,而且這部分威懾力量容易遭到GMD系統攔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