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艦艇部隊的作戰訓練方式也發生了質的飛躍,新型海上戰鬥群整體攻防、立體作戰能力今非昔比。海軍諸軍兵種近海綜合作戰能力已基本形成,遠海機動作戰能力正穩步發展。
我國擁有1.8萬多公里大陸海岸線,1.4萬餘公里島嶼海岸線。海軍岸防兵部隊正是捍衛這條海岸線的鋼鐵勁旅。岸防兵的主要任務是保衛海軍基地、港口和沿海重要地段,消滅敵艦船,封鎖航道,支援瀕陸海區活動的艦船,支援島岸、要塞守備部隊作戰。
海軍成立之初,由於裝備的艦艇落後,無法離開近海,被人們稱為“黃水海軍”。1985年11月16日,人民海軍導彈驅逐艦首次出訪巴基斯坦、斯裡蘭卡和孟加拉國三國,標誌著中國海軍走向世界。如今已經派出33支艦艇編隊共40多艘軍艦,出訪30多個國家,航跡遍布五大洲四大洋,並完成了環球航行,實現了“藍水海軍”的夢想。
空軍:從單一兵種到五大兵種
1949年8月15日,為了確保政協會議的順利召開,我軍在北平南苑臨時組建了飛行中隊,下轄戰鬥機分隊、轟炸機分隊、地勤分隊,裝備P-51型戰鬥機、蚊式轟炸機、B-25型轟炸機、PT-19型教練機等。這就是新中國我軍的第一支飛行隊,建制歸華北軍區司令部航空處,由軍委航空局負責作戰指揮。9月5日,飛行中隊正式擔負北平地區防空作戰任務。10月1日,參加了開國大典空中受閱。
1949年11月11日,空軍司令部在北京成立,標誌著空軍作為一個獨立的軍種列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序列中。
開國大典閱兵後的歷次大閱兵中,人民空軍都有空中梯隊和地面徒步方隊參加受閱,而且參加受閱的兵種越來越多,裝備越來越好。
1959年,空軍受閱裝備發生巨大變化,4架國產殲—5飛機參加國慶閱兵。殲-5型戰鬥機是當時世界比較先進的高亞音速殲擊機。
從1956年至1959年,我國共生產殲—5飛機760餘架,大量裝備了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標誌著中國航空工業進入了噴氣時代,成為當時世界少數幾個掌握噴氣飛機製造技術的國家之一。
1984年國慶35周年閱兵,國產的轟—6飛機、殲教—5飛機、強—5飛機、殲—7飛機等一大批國產機參加國慶受閱,是新中國成立後國產機參加受閱最多的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