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拔以任務為牽引
航空航天醫學專家要根據航天任務及其對各類航天員不同的要求,制訂相應的選拔項目、內容和標準化程序。一般包括基本資格審查、臨床醫學檢查、生理機能選拔、心理選拔、特殊環境因素耐力和適應性選拔等。
“將分別承擔駕駛任務和通訊工作的航天員,要求肯定會有區別。”徐先榮介紹。
與空軍選拔飛行員相比,第二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因為任務的不同,標準和要求均有差異。
“比如,人在失重狀態下會產生和平時暈車、暈船非常相似的不適感覺,影響空間任務甚至航天飛行的安全。”徐先榮說,“這種航天運動病的發病沒有規律可循,好的前庭功能是避免它出現的基本保障,所以對航天員前庭功能的要求遠超過空軍飛行員。”
“再比如,戰鬥機從作戰和空間考慮,座艙在高空時的壓力低於地面,飛行員還要面臨救生彈射、座艙機體破裂等急速減壓的情況。”徐先榮介紹,“而航天器在太空中的壓力與地面一致,破裂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對航天員抗減壓病的要求就沒有空軍飛行員那麼嚴格。”
男女標準稍有不同
在第二批預備航天員初選中,女性候選人一直是關注的焦點。
徐先榮表示,由於都要在同樣的環境下執行任務,無論男、女,成為航天員都要達到一個共同的要求,在此之上基於生理、心理的差異,男、女標準稍有不同。
女性在航天中相比男性的優勢在於,耐久力強、心理素質穩定、耐寂寞能力強,特別是某種程度上感覺更敏銳、心思更細膩、考慮問題更周全,處理問題更注意方式方法,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也較強。
徐先榮說,25至35歲,是女性生理和心理比較成熟、穩定的時期,這也是我國首批戰鬥機女飛行員未參加選拔的原因之一。
對於女性候選人要結婚生育的要求,徐先榮透露,這是對女性負責的一種考慮,“在各種資料中,並未體現出太空生活對女性生理的影響,但對我國畢竟是第一次,我們要做得更加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