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新型潛艇動力組件安裝正在進行。
指揮席上坐滿了有關領導、專家,通過視頻系統,他們注視著組件安裝的每一個細節。
第10組件開始裝填。
設計人員、現場施工人員和總裝廠專業檢驗員相繼確認:燃料組件編號、坐標與圖紙上的標識完全一致。
作為3人檢驗小組的成員,25歲的軍代表劉海鵬卻獨自留了下來。他反覆告誡自己:細心,細心,再細心!
動力組件多達數十組,內部結構、成分各不相同,但從外表很難進行區別。劉海鵬根據工作原理推算:“10號組件不應該在這個位置!”
現場指揮員當即下令:作業暫停!劉海鵬再三比對後提出:“圖紙標識錯誤!”有關部門立即組織對圖紙、組件、裝載位置重新審查確認,得出結論:“劉代表是對的!”
新型潛艇總設計師在第一時間得知此事,當即打電話到現場:“一名年輕軍代表能發現如此重大問題,了不起!”劉海鵬為此榮立二等功。
潛艇建造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軍代表要承擔從設計到建造、試驗全過程的檢驗驗收。
副總代表孟凡明向記者介紹了這樣一串數字:一艘新型潛艇從開工建造到交付部隊,軍代表需要查驗的項目超過10萬個,驗收的技術文件、圖紙資料、計算數據能裝滿一卡車。
總體組7名軍代表要檢查驗收項目達1.5萬個,涉及總體布置、船舶性能、船體結構、舾裝防腐、減振降噪5大專業50門學科;輪機組9名同志要分管66個大系統、732台套設備;電子武備組僅設備就要對應幾十個廠家……
軍代表吳汪洋23歲就獨立承擔潛艇驗收任務。2008年9月,他在施工現場督查“彈筒外支環”機械加工,經過測量發現,工人劃線時將加工位置劃高了。萬一加工錯了,將影響導彈發射筒的基準,整個彈筒就要報廢,還將帶來一系列嚴重後果。由於發現及時,吳汪洋受到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