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紅旗-9防空導彈參加國慶閱兵。(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1月13日電/環球網特約軍事評論員裴申文章稱,2010年1月11日,對我們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中國的國防科技工作者用我們自己的技術實現了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然而,部分媒體將這次試驗和美國的“愛國者”PAC-3系統以及俄羅斯的S-400導彈系統相提並論,顯然誤導了試驗本身所隱含的重大意義。
做為中段導彈攔截系統,它的技術難度要遠大於“愛國者”PAC-3之類的末端攔截系統,中段導彈攔截首先需要克服大氣層外惡劣的工況條件,必須具備動能攔截器(KKV)、精確探測跟蹤與末制導技術、空間作戰平台總體技術與平台戰時測控技術等等一系列當今導彈和空間作戰武器的前沿科技。而目前能夠具備如此強大技術能力的國家僅有美、中兩家。目前,能與這次試驗處在同一技術水平線上的相應陸基系統僅有美國的GMD系統。
在高技術條件下的現代戰爭中,戰略防禦武器和戰略進攻武器之間的界限已經越來越模糊,一旦需要,戰略防禦武器可以立即轉入戰略進攻狀態,並成為重要的戰略威脅力量。
毫不誇張地說,這次中段導彈攔截試驗的戰略意義絕不亞於“兩彈一星”工程,它對我們的潛在對手無疑是一次嚴厲的警告和巨大的威懾。中國宣布這次反導試驗達到預期目的,標誌著包括信息處理、偵查預警、攔截武器、武器傳輸、制導精度和反應速度在內的反導技術達到一個新的階段。無論從哪個角度上講,這都是一次偉大的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