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注:沈陽軍區部隊冬訓場官兵赤膊列陣。 |
雪花飛舞中,沈陽軍區某師冬訓場數千名官兵赤膊列陣,拳腳生風。儘管此時氣溫極低,官兵熱情卻很高,個中奧妙何在?該師師長黃銘告訴筆者:“我們以東北地區冬季嚴寒為外部條件,結合氣功體操‘五禽戲’,內外兼修訓練,大大提升了官兵耐寒能力。‘五禽戲’的趣味性,也有效激發了官兵訓練熱情。”
前戲先打“少林組合拳”,官兵筋骨活絡,周身熱氣騰騰。“浴雪熱身!”一聲令下,官兵快速抓雪抹身,用力搓磨,霎時間,訓練場上晶瑩潔白的雪花上下翻飛 ,形成一道浴雪景觀。在身體經歷遇冷、適應、發熱的過程之後,大家靜待下一步訓練。
“虎戲——!”稍頃,一聲令下,“五禽戲”正式開始。只見官兵應聲而動,齊吼一聲,縱身一躍,神態威武,猶如下山之虎般勇猛淩厲。“鹿戲——!”一招之間,凜冽變平和,靜謐恬然中暗含蓄勢待發之勢。隨著一聲“熊戲——!”的口令,官兵以千鈞待發之勢,穩步出招,慢拙的動靜變換,將熊的沉穩剽悍之性,彰顯得淋漓盡致。“猿戲”則活靈活現,移、閃、騰、挪之間,人影晃動,令人目不暇接。“鶴戲”是“五禽戲”的最後一招,呼吸吐納,體動心靜。
科學組訓,寓訓於樂。經過一個階段的“五禽戲”訓練之後,基層營連紛紛反映,官兵精氣神有了明顯提高。宣傳科幹事聶豐說:“長時間伏案,腰和頸椎經常會感覺莫名疼痛。自從每天堅持習‘五禽戲’一小時後,不僅疼痛感沒有了,工作再忙體力也跟得上。”
相關鏈接:
“五禽戲”相傳為華佗所創。華佗認為:“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動搖則穀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三國志.華佗傳》)根據這一認識,華佗觀察模仿虎、鹿、熊、猿、鶴等五種動物的姿勢,創造了一套健身的方法,名為“五禽戲”,包括動功、靜功與呼吸三個方面。(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