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太危險,讓我來!”武警玉樹州支隊20歲的戰士謝宇一把拉開急著救孩子的藏族婦女,在瓦礫紛紛墜落的時候鑽進了廢墟。就在他成功地抱著那名只有兩三歲大小的孩子爬出來時,餘震襲來,一塊帶著鐵釘的木板突然落下,直砸向孩子的臉部……謝宇本能地護住了孩子,卻讓木板重重地砸在自己的後腦勺上……
地震摧毀的玉樹州首府結古鎮,海拔超過3900米。在這裡,含氧量相當於內地的60%;夜間,氣溫驟降到零攝氏度以下。
高海拔,低含氧量,極度惡劣的氣候,在這樣的環境中,每爭取一秒,對廢墟下的生命,都意味著多一分生的希望。
“我們的時間不多,要快!要快!”作為參加過汶川救援、海地救援的專業地震救援人員,擔任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副隊長的北京軍區某工兵團總工程師劉向陽,一進入玉樹,就一眼看出這裡眾多的磚石結構房屋將會使營救行動面臨巨大困難。
劉向陽和他率領的專業救援隊趕到災區,已是晚上。但應急燈下,人們還是從他們那特殊的橘紅色救援服上,看到了新的希望:北京派人來了!
鑽機轟鳴。一條條通道被迅速打通,一個個生命經過官兵的雙手獲得新生……凌晨7時,在結古鎮郊的西北牛賓館,又一個空前的困難擋在了救援隊的面前——
三層的賓館扭壓成了一層半,一面震歪的墻壁,靠著幾根鋼筋與同樣傾斜的樓頂勉強相連。困在裡面的4名群眾,已經驚慌得喊不出聲來。
“快上!”劉向陽命令。他迅速拿出方案:從樓頂開始,一層一層開鑽,一塊一塊撬開樓板。
經過一夜的緊張救援,隊員中不少人已產生了高原反應,臉色憋得紫紅、呼吸明顯困難——但頭痛、惡心、乏力,並沒有遲滯隊員們營救的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