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國空間技術逼近深空 將適時推動火星探測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5 00:24:58  


上海航天局展示中國火星探測器模型。
 
  “自主創新始終是中國空間技術發展的靈魂所在”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成立於1968年2月20日,其目的是為了把文革期間分散在各部門的技術力量集中起來,推進中國空間事業的發展。從第一任院長、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開始,中國空間技術發展的歷程便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息息相關。

  在“東方紅”一號之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先後自主研製並成功發射了80多顆人造地球衛星、7艘“神舟”飛船和中國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在人造衛星、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三個航天技術領域實現了新跨越,多項技術跨入世界先進行列,40多年來先後獲得國家級科學技術進步獎6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5項;獲部級科技進步獎近2000項。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楊保華說:“與中國空間事業的三大里程碑基本相對應,從成立至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發展壯大也經歷了三個階段。”

  “上世紀70~80年代中期,這一個15年是中國空間技術發展的起步階段。作為關乎國家經濟命脈和科技發展的核心關鍵技術,空間技術是買不來的,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掌握。當時的國際環境決定,我國的空間事業從一起步就要走一條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空間事業發展之路。”楊保華說:“而這一階段,也正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的創業階段。當時研究院剛剛成立,面臨著研製衛星所需生產、加工設備不足,測試、試驗設備不齊,資源、人員短缺,西方國家技術封鎖等諸多困難。‘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研製發射的經驗之一,就是通過選擇有限目標、實施重點突破,在國家經費投入較為有限、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的條件下實現跨越式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