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綜合性空天防禦還包括應對國外天基偵察、彈道及對地攻擊巡航導彈的能力。1996年,中國制訂了一項三階段導彈防禦發展計劃,在貫徹實施該計劃15年後,2007年1月及2010年1月,中國太空及導彈工業部門成功地進行了導彈試射,這表明中國已經具備了在近地軌道攔截衛星以及攔截飛行中初級中程彈道導彈(MRBM)的能力。
一旦具備了有效能力,那麼即使在有效信息不足的情況下,人們也能判斷哪支部隊可能會配備反衛星/中程導彈防禦系統。不過,第二炮兵部隊及解放軍空軍似乎一直都在競爭執行太空控制及攔截任務的權利。例如,二炮內部的一份文件提及了擔負行動支援任務的“二炮太空作戰部隊”。對此,一項分析報告解釋稱,太空防禦領域可能會沿著卡爾曼線(KarmanLine)進行劃分——解放軍空軍負責就對100公里以內的威脅,二炮則負責應對100公里以外的威脅。
此外,解放軍逐漸增強的航空航天能力,得到了日益精密的指揮、控制及通信系統的支持。解放軍的重點一直都是大容量的光導纖維;交換系統、衛星通信系統;數據鏈、系統綜合及數據融合系統。1986年,中國通訊部門開啟了一項長期的軍民兩用項目,該項目造價2000億美元。截止到1995年底,中國已經建造了十個全球最大的通訊網絡。而且,觀察家還指出,中國可能會建造全球最先進的通訊基礎設施之一。
報告最後指出,總的來說,解放軍的航空航天行動意在迫使對手著重發展先發制人、突襲並且集中多數先進裝備以完成突擊行動。為有效指揮一場行動,聯合戰區司令部必須集中規劃並實施指揮及控制計劃。而且,這些行動還會得到其他聯合指揮系統的支持,其中包括聯合火力指揮中心以及負責監控解放軍空軍及第二炮兵行動的指揮中心。儘管在技術方面落後於美國空軍,但解放軍空軍正逐漸發展成為一支能夠控制周邊空域的部隊,而且還能得到第二炮兵及其他信息戰設施的支持。 |